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传承小桥流水人家风貌 为苏州古城申遗创造条件
来源:城市商报  作者:王骏  日期:2013-1-10

    小桥、流水、人家。千百年来,这六个字是古城姑苏的真实写照。在这一幅充满江南水乡风韵的画卷中,古桥、古民居、古牌坊、古树、古井等众多古城风貌遗存则是其中一个个灵动的元素。三区合并,苏州古城保护新局面开启之时,如何传承水乡风貌,加强对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宝贝予以保护、管理、利用,市人大代表徐圭逊提交了《关于加强古城区内古民居、古井、古碑、古树保护的建议》,建议政府部门尽快进行摸底普查,并制定完善保护法规,明确责任部门,完善管理体系。

    古城苏州,遍地珠玑。悠长的岁月成就了姑苏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古朴雅致的历史风貌,但是也遗留了许多陈旧的古民居。这些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或恢宏、或精巧,都曾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构成苏州古城韵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惜由于年代久远而又缺少修缮保护,它们中的多数已是破旧不堪,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

    经过大半年的调查,徐圭逊代表了解到,古民居建筑大部分属公管住房,基础设施陈旧;有些住着七十二家房客,环境拥挤杂乱;内部违章搭建严重,破坏了原有建筑风格。有些古民居建筑属私人产权,一方面由于缺乏经费,长期得不到修缮保护,房屋建筑出现漏、旧、危现象;另一方面有些房屋建筑在修缮过程中,不按照有关规定,把原有的木门窗换成了铝合金门窗,破坏了古民居建筑的原有风貌。

    古井被称为城市的眼睛。因为“小桥流水”,苏州自古以来一直有着独特的古井文化,只是随着城市化的浪潮,一度有着近万口古井的姑苏城,现在只剩下大约600口。这些古井在文物保护部门均有登记,但日常维护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散落在各处的古井,目前的保护工作多为群众自发性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井圈被盗、被车撞坏,甚至古井被垃圾填满等事件时有发生。而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古碑和古树保护上,人员少、资金缺乏、管理与协调不够,宣传力度不够……

    “保护古民居、古井、古碑、古树,不但是为子孙多留下古城的风貌遗迹,更重要的是传承姑苏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徐圭逊代表说,保护和传承古城的历史文化,苏州历来重视。去年三区合并,成立历史文化保护区,理顺了古城保护的体制机制,使保护传承可以走向更加细分和深入。为此他建议,尽快对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古民居建筑、古井、古碑和古树进行全面的调查,摸清现有基本状况;制定完善的保护法规,明确责任部门,完善管理体系;引导热心市民成立保护古民居、古井、古碑、古树的志愿者队伍,发挥民间力量。通过古民居、古井、古碑和古树修缮保护方案的具体实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传承古城历史文化,为苏州古城整体申遗创造必要的条件。

推荐阅读:

北京9个中国传统村落门头沟独占6席

苏州重修古城保护控制性详规

盘点苏州古城保护的五个阶段

保定高碑店开善寺开门纳客

编辑:菩提树
名称陕西蒲城县的历史人文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岭南古村落——潮州龙湖古寨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泮庐:倚水而建的徽派代表建筑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中国名楼——南京阅江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贵阳甲秀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岳阳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苏州重修古城保护控制性详规..
 ·盘点苏州古城保护的五个阶段..
 ·西方城市如何保护自己的老建..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