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北京9个中国传统村落门头沟独占6席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闫雪静 于丽爽  日期:2013-1-10

古迹山庄爨底下

古迹山庄爨底下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截至目前,中国传统村落评选中,本市有9个村当选,而门头沟区占了6个席位。

    门头沟区186个自然村多形成于明清时期,最早的古村落起源于东汉。186个村,村村留有古迹,其中33个村庄依然较完好地保持着古村原貌,占本市现存古村落的70%。

    为什么只有24万人口的门头沟古村数量如此众多,保存如此完好?门头沟区文委主任闫洪亮介绍,门头沟是京畿西部的天然屏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当地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戍边军户聚落成村。同时,门头沟历史上曾是通往山西的古商道,一度繁荣,来往的商人在这条古道上建设了很多符合北方传统四合院的“大宅”,并逐渐聚集成村落。

    门头沟古村保护完好有历史的原因,更有现实的原因。山区广袤、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历史上少有大规模战乱破坏,因而古村能够保全;近现代以来,古商道衰落,门头沟成为欠发达地区,村民安土重迁,少有外出,加之经济上无力对院落村庄进行改造,久而久之保留下古村原貌。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该区不遗余力地挖掘整理保护既有文物资源和古村落文化资源。2005年成立了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2012年制定颁布了《门头沟区古村落管理保护办法》,对古村落的保护制定细则。

    爨底下:北方民居的“周口店”

    爨底下村位于门头沟区斋堂西北峡谷中部,距京90公里。爨底下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仍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国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属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

    爨底下村依山谷缓坡而建,古民居大致分为山地四合院、双店式四合院及店铺式四合院三种。村内街道、胡同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铺路,质地坚固,映射出迷人之彩。由于保存完整,不论是门内外影壁、门楼、拴马桩、上马石等附属建筑,还是砖雕、石雕、木雕等装饰,从中仍能看出当年的精工细作,凝重厚实中透着威严、恬淡平和中积淀着文化。

    绘画大师吴冠中在这里创作了油画《桃花依旧笑春风》,并评价道:“爨底下村是我国北方民居的"周口店",仿佛是从火山灰里扒出来的意大利庞贝古城。”

    近年来爨底下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信步其间,明代老村遗址、清代民居、壁画、捷报、标语、古碾、古磨、古井、古庙,无不传达着历史的沧桑。

    灵水:人杰地灵举人村

    灵水村位于京西门头沟斋堂镇,距京78公里,面积6.4万平方米,现有村民230户。灵水村背靠独山连花峰,前临清水河,西北高,东南低,略呈长方形。村依山泉而建,水绕村而流,围合封闭、东进西收,构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

    灵水村风景秀美,历史悠久。西莲花山下的灵泉禅寺,是灵水村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寺庙,也是有文字记载北京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南海火龙王庙和古戏台、天仙圣母庙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角龙池前所立“三禁碑”是迄今为止最早的环境保护的碑记。刘懋恒家谱和“奉天诰命”的文书及谭家“世系谱”已被门头沟区档案馆收存。目前,灵水村现存明代民居有20余间,清代民居有100余间。

    灵水村人自古以来就崇尚文化,古代出过举人,近代出过学子,现代出过名人,在京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灵水文化融古代科举文化、士大夫文化、商文化、宗教文化、古建文化于一身,深厚的历史积淀赋予了它儒雅、质朴、恬静和深邃之美。斑驳的房舍、蜿蜒的巷道,伴着寺庙的残壁、老宅的深院和古树的枝叶,无不昭示着古村落所蕴含的岁月沧桑。

    琉璃渠:中国皇家琉璃之乡

    琉璃渠村位于门头沟区龙泉镇,背靠九龙山(600555,股吧),面向永定河,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琉璃渠村是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古村,琉璃烧造工艺是该村传承千年的技艺。从元代起,朝廷即在此设琉璃局,清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迁至此地,是皇家建筑材料琉璃的重要生产地。

    琉璃渠村烧制琉璃制品具有严格的规程和标准,制作琉璃要掌握抠、铲、捏、画、烧、装、挂、配、看、返十字诀,同时还要经过绘画、雕塑、用色、火候等几十种工序。制作出的琉璃成品具有色彩绚丽、不怕水浸、耐风化的特点,至今依然为天安门、故宫、北海公园、颐和园、雍和宫等文物古迹提供建筑用琉璃构件、琉璃装饰品。

    昔日的琉璃渠不仅是享誉京城的琉璃之乡,还是店铺林立的商业重地。目前,该村仍保存有规模完整的琉璃厂商宅院、北京惟一的黄琉璃顶清代过街天桥、赵氏商宅院等文物建筑,过往的繁华可见一斑。琉璃渠村因古道遗址及数十套清代民居院落等闻名遐迩,以“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的美誉声名远扬。

    苇子水:小桥流水南北合璧

    苇子水村位于门头沟区雁翅镇东部,村域面积9.76平方公里,是明清时期的古村落,村子民居分布在九龙八盆之中,依山建有46座明清四合院,有5座基本完好。

    苇子水村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河内芦苇丛生,小村因而得名。河上架有13座桥,其中5座水泥桥、8座石桥。随河沟宽窄变化,桥身的长短随之变化。石桥的建筑材料均为石头,沙子,大灰,形状多为拱桥。材料简单,一般就地取材,石头块头不大,经过能工巧匠之手的雕琢而形状各异。

    在村中漫步而行,老屋、水道、石桥,满眼皆古朴。黝黑的宅门,锃亮的门拔,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气质,村口古庙千年国槐,树冠枝叶依然繁茂翠苍。苇子水村主要物产有香椿、柿子、核桃、山杏等,尤以香椿和核桃比较出名。林业和养殖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苇子水村文化活动丰富,其秧歌戏2007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苇子水村正利用保存完整的民俗文化和南北合璧的人文景观,开启打造民俗旅游的新篇章。

推荐阅读:

苏州重修古城保护控制性详规

盘点苏州古城保护的五个阶段

保定高碑店开善寺开门纳客

镇江江河汇“拆房”是毁坏文物?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陕西蒲城县的历史人文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岭南古村落——潮州龙湖古寨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泮庐:倚水而建的徽派代表建筑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中国名楼——南京阅江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贵阳甲秀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岳阳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苏州重修古城保护控制性详规..
 ·盘点苏州古城保护的五个阶段..
 ·西方城市如何保护自己的老建..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