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广东:要保护 不要“空心村”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曾妮 黄伟  日期:2012-9-10

    海珠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晋生:把古村落保护做成“民生工程”

    刘晋生强调黄埔古村浓郁的文化特色是保护黄埔古村落的根本原因。刘晋生表示在保护工作一开始就确立了“抽疏保旧、完善配套、适度开发、商业运作”作为黄埔村保护的原则,为了实现这四个原则,首先要把古村落保护做成文化工程。“黄埔古村有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我们严格按照"原形式、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进行修缮,凡是老青砖的房子一律不能动,凡是不是危房的古建筑一律不做修缮,最大限度地保留我们的古建筑。”

    同时,刘晋生强调更要把古村落保护做成民生工程。他谈到:“除了专家的意见,必须充分尊重黄埔村原住民的意见。我们在黄埔村的规划方案、安置方案,甚至每一个点的方案实施时,都要遵

    此外,刘晋生强调古村保护要与发展当地经济结合起来。“不能为了保护文化而牺牲村民利益,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是以将来可以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去做,古村保护的项目一旦做完,就可以成为旅游项目,可以将它作为发财致富的产业来经营。黄埔古村的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启动整个文化保护的内循环机制,用文化的收益来保护文化。”

    广东省文史馆史学院院长黄淼章:尽快成立古村落保护委员会

    黄淼章认为广东古村落保护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上热”是指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民协等部门对古村落保护比较重视。但“下冷“更应引起注意。主要体现在镇村两级对保护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力度不大。

    对此,黄淼章提出五大建议,一是切实提高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尤其要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宣传;二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广东省古村落保护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制订规划,落实经费,组织协调,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三是认真抓好古村落的保护规划,针对各个古村落的开发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发展目标,包括划定范围、确立标志、建好档案;四是保护为主、合理开发。不能过度破坏古村落的生态环境,要保持古村落的原汁原味;五是设立专项基金,现在文物保护有专项基金,但古村落还没有。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对古村落保护进行资助,拓宽保护、开发古村落的资金渠道。

    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李进茂:古村落旅游经济潜力巨大

    李进茂从旅游经济的角度阐述了古村落独特的市场价值。“相对于都市旅游,乡镇旅游、乡村旅游的份额是非常小。从全国来看,比较著名的乡村旅游点屈指可数,仅有的几个商业气息太浓,周庄、乌镇建成了旅游景区,这样的景区门票价格高企,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满足不了更多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李进茂说。

    李进茂表示,放眼世界,发达旅游国家视古村落为珍宝,欧洲的旅游小镇,既能游览,又能够居住,二者兼顾。“古村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旅游经济潜力巨大。”李进茂说,中国有的是古村落、旅游小镇,我们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对旅游小镇的研究还是不够,我们不排斥门票经济,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要顾及民生,顾及居民与游客的利益。

    最近,国家正酝酿颁布旅游法,对旅游景点要控制流量,不能超负荷运营。可以预见,下一轮旅游发展就在广大的农村,就在这些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古村落。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汤国华:当务之急是筛选精品重点保护

    汤国华认为,古村落评选是摸清家底、筛选精品的实际行动,十分必要。

    汤国华认为,岭南大部分古村落不可能靠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必须考虑给参观旅游的人看什么、吃什么、玩什么,很多古村落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古村落再生的希望在于农业振兴,现在古村落面临的问题,我们废了农业,没有农业就没有农民,没有农民,古村落肯定保护不了。

    “怎么办?我们要摸清家底,筛选精品,留下"命根",重点保护。由于传统材料欠缺,传统技术失传,不可能整条村的老建筑都保留,只能保住精品。”汤国华说。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宗威:古村落是现代城市一面镜子

    “保护古村落对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古村落就是我们今天城市建设的一面镜子。”徐宗威说。他认为,古村落生态和谐,也是值得当今城市建设需要学习的。他举例道:“古建筑从建筑物理的角度来解决防潮、通风、采光的问题,做了几千年的尝试和研究,确实有很多好的做法,比如祠堂前面没有墙,通风就会非常好,但是现在的城市建设却是过分地依赖机械、过分地依赖能源,我们现在的建筑是将人和自然分得越来越远,很多建筑,包括写字楼、商业用楼,还有越是高档的餐厅越是没有窗户,全部是包起来的。”他认为城市建设应该更多地向古村落建筑借鉴,使建筑更好地和自然相协调。

    最后,他希望城市建设中,建筑师、工程师都应该从古村落里吸取人文感情的营养,在城市建筑中应该更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建成节能减排的、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以人为本的建筑和建筑环境。

    中国民协副主席曹保明:人的文化是村落文化的生命

    “如何保护古村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古村落生命文化,也就是人的文化。”曹保明再三强调要从人的角度解决村落的生命文化。曹保明特别提出了小洲村、黄埔村的“自梳女文化”。“人才是村落的文化生命,要走近她,从中提炼出村落情感文化。”曹保明建议,自梳女的文化可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人类珍贵的生活方式,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他还建议小洲村、黄埔村建立并永久保存“独身主义博物馆”,让全世界的人来参观和走近“自梳女”,走进这个代表了女性的母爱、感恩、善良的特殊群体。

    曹保明强调,留住村落美丽的同时,也留住村落文化的传承人,如老作坊、老手艺人。“要寻找和发现村落文化中的生动性和传递性,我们要认知这种传递,走近这种传递,将故事记忆和记载下来,这是村落保护的重点,也是目前最濒危的文化存在。”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陆琦:因地制宜保护古村落

    陆琦认为,广东省的古村落特别是粤东地区的古村落保护非常困难,每一户的面积不是很大,要将若干套三间两廊合在一起改造有困难,因为产权不是一个人的。对于一些不是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陆琦提出在创建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定出发展目标,比如人文历史型、自然生态型、民居风貌型、农业渔业型等。

    陆琦在演讲中分享了打造客家魅力的生态旅游项目中古村落改造的案例,也介绍了一些有益经验“首先要对村落进行现状的调研,分析地域环境性,然后作出相应的规划,在新村和旧村的处理上,可以先将它们控制起来,用农田或者是花田,或者是用其他的形式隔开,保持旧村传统风貌。”

    佛山市南海区松塘翰林村区子广:政府社会村民良性互动

    在昨日的论坛上,来自佛山市南海区松塘翰林村的区子广是最特殊的一位,他笑言“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来没有和这么多专家在一起讲过话,现在脚已经发抖了。”

    区子广认为,古村落的发展与保护,需要政府主导,社会推动,村民参与,三方良性互动。据其介绍,去年初,南海区政府、西樵镇政府牵头成立了“松塘村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统筹古村保护和发展工作。此外,管委会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制订了《松塘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请中山大学制订了《松塘村旅游文化发展规划》,为松塘村的保护性开发奠定了基础,划定了蓝图。松塘村内的十口池塘,三十年未进行过清瘀,管委会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进行了池塘清淤和截污工程,还对区梦觉故居进行修复。

    据介绍,他们还于2009年8月针对松塘村历史文化保护搞全村公投,结果1253名18岁以上的村民全部签名赞成,0票反对。随后还制定了《松塘历史文化保护的村规民约》,发动村民捐资筹集资金180万元,成立“松塘翰林文化基金”,用于松塘村的保护和环境的恢复。

推荐阅读:

“胶东科举第一村”历史文化缺失 现状令人心忧

河南百年老宅将拆迁 保护名录成空文

武汉老建筑保护纳入官员考核成绩

平遥古城离迪士尼公园有多远?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山西介休五岳庙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山西榆次后沟古村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山西灵石静升镇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贵州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承德皇家寺院 普宁寺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天下第一会所 河南社旗

类别总体布局
 ·阮仪三:留下“真古董”就是..
 ·寻找撬动发展的支点 大同历史..
 ·“东方之门”被讽“秋裤”是..
 ·多地复建古城因资金不足搁浅..
 ·古城复建是追求政绩 改善民生..
 ·多地现古城复建潮 主要为带动..
 ·对待古城 编新不如述旧
 ·拆“真文物”建“假古董”
 ·古建筑保护如何做到公私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