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后的何氏宗祠一角
昨天,在黄桥镇西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场,施工人员正对古街巷道内的石板路重新铺设。“时代赋予黄桥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瑰宝,对于传承黄桥精神、促进黄桥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黄桥镇副镇长叶光宏说,近年来,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黄桥镇在修缮维护文化古迹的同时,突出做好古镇旅游。
黄桥现有保存完好的古镇区0.61平方公里,保存古民居62间,其中明代8间,清代54间,为省级保护文物。黄桥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镇区十桥中路东西两侧,东侧历史文化街区约6.04公顷,分布着黄桥战役纪念馆、何氏宗祠、韩秋岩故居等景点;西侧历史文化街区约4.07公顷,分布着泰州地区规模较大、保留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真武庙、韩氏故居等景点。
“一直以来,黄桥因黄桥战役而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基地。殊不知黄桥历史可追溯到千年以前,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东西两片历史文化街区仅古街巷就有24条。这些年,我们在放大‘红色’旅游效应的同时,加快修缮各类古建筑、古街巷,做足‘古’文章。”叶光宏说。
根据该镇先后制定出台的东西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红色”旅游资源的打造主要集中于黄桥战役纪念馆、何氏宗祠等景点的改扩建上,“古镇”旅游资源的挖掘主要集中于对古街巷、明清古民居以及真武庙等景点的修复。
自2009年以来,黄桥镇分期建设旅游项目,已完成东片历史文化街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先后修复韩秋岩故居、“裕泰和”茶庄、工字楼广场、何御史府主楼等旅游景点,条石铺地、青砖灰瓦、格子门窗、八角路灯……古韵进一步凸显。
据了解,西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总投入近3000万元,主要用于修缮朱履先中将府、古民居建筑群及道路、供水、供电、消防、网络、排水、环卫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街巷环境整治,预计修缮历史建筑面积4738平方米。
“修缮工程不仅是修修补补,更主要的是打造特色巷道和特色景点。”黄桥镇文化站站长余松山说,西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自今年年初实施以来,八条古巷道杆线下地和老石头铺路工程已经完成四条巷道的工作量,整个工程预计11月底改造结束,并将对游客开放。西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完成后,将与东片联为一体,进一步促进黄桥旅游业的发展。
推荐阅读:
桃花坞遭遇动迁之劫 学者斥“挖脉”“断根”
胶东海草房:修旧如“旧”守旧则“活”
各地发展名人故里经济 “烂尾”隐忧凸显
周生长满杂草小树 浏阳千年沿溪古桥期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