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南关清真寺大门](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8/201282112449350.jpg)
砀山县南关清真寺大门
![砀山县南关清真寺寺内大殿](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8/201282112515416.jpg)
砀山县南关清真寺寺内大殿
![清真寺院内的明清建筑群](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8/201282112535866.jpg)
清真寺院内的明清建筑群
![明清时期建造的“女寺”飞檐上的神兽](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8/201282112552425.jpg)
明清时期建造的“女寺”飞檐上的神兽
近期,安徽省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共有173处文物被评为“省保单位”,宿州市有砀山县南关清真寺、宿州基督教福音堂、通济渠故道泗县段三处名列其中,由“市保”晋升为“省保”文物。
据介绍,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古遗址26处、古墓葬12处、古建筑80处、石窟寺及石刻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2处和其他8处共六类,此外还有9处文物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列入名单。
砀山县南关清真寺位于砀城南关。明永乐年间十五年(1417年),山西洪洞县有“七苏、八马、十六许”共31户约410名回民迁来砀山落户,并集资建造一小型清真寺,这是南关清真寺的前身。明崇十五年(1642年),首次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云南开化镇总兵许世亨(砀山回族人)捐款,再次修大殿,寺规模较前扩大。民国24年(1935年)由许茂元、许鸿基、尤聚瑞三位老人经手又重建大殿,复修了二门、望月楼、大殿,彩绘花墙,清真寺显得庄严肃穆、美丽壮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地、县多次修缮清真寺,使其恢复原貌。现存南关清真寺庄严宽大,新、老大殿相映生辉,经堂、水房明亮洁静,大门气势宏伟,古寺旧貌换新颜。
砀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南关清真寺的保护工作,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近期经省文化厅审核,砀山南关清真寺为清代古建筑,省政府批准南关清真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对于繁荣和发展砀山县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生态良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推荐阅读:
漳州简氏侨馆被垃圾包围亟待修复
青岛2400岁齐长城开修 翻越150座山土中含糯米浆
武当遇真宫“长高”有助国内文保
福州城直街拆迁直逼“冶山古迹”老宅面临被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