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就被列为危房
讲述只能进行简单维护
回应申报省级文保单位
“当年台湾抗日三猛之一的简大狮,起兵失败后到漳州避难,在简氏侨馆被清兵捕获送日寇,其避难处被列为文物,现店面几近沦为废品回收站。”
昨日上午,导报记者调查发现,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简氏侨馆早在2003年就被列为危房,房屋破败不堪,亟待修复。
现场废品包围破败不堪
漳州市新华西路218号-220号,三进的土木结构古建筑,已有160多年历史。这里是清朝抗日英雄简大狮避难的地方,也因此成为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门前一排三个店面,其中一个挂着老人活动室牌子,大门紧闭。
另外两个店面里外,堆满了废品。
没错,这里是废品回收站,如不细看,很难看出这里是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简大狮蒙难处”(导报记者注:应为避难处)。漳州市政府于1988年6月立的文保石碑“蓬头垢面”,被废品、垃圾包围。
房屋第一进,堆满了各类回收的废品。破烂不堪的房屋,房梁、斗拱极具特色,但是不少大木柱因为虫蛀,已经被换成砖头柱。
据悉,这座由旅居印尼的南靖县长教人简番忠发动海外简姓侨胞捐资所建的房屋,解放之后,被政府部门“征用”,直到1983年前后,简氏族人将其索回。
1990年前后,简氏侨馆管理小组将前面的院子拆除,改成三间店面。
目前,管理小组有安排人员住在侨馆并看管,尽管它在2003年已经被列为危房。
导报记者调查得知,2003年,漳州市房地产管理局城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曾经对该处房屋进行鉴定,并将其列为C级危房。“请按处理建议进行整改,以避免事故发生。”整改通知书写明,但是危房的状态一直持续。
“被列为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政府部门没有给任何的维修经费,都是我们自己筹凑的。”管理小组组长简美田说。
据简美田讲述,2009年前后,第二进房屋已经倒塌了一部分,当时不少简氏宗亲捐资维修,自己也掏了1.7万元维修费用。
“现在三间店面租金一个月3000多元,这些租金只能进行简单的维护,没办法进行大修。”简美田说,资金困难成为维修简氏侨馆的一大阻碍。
而因为漳州市政府没有将市级文物维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无法拨款,所以简氏侨馆的维修只能一直搁置。
针对简氏侨馆目前存在的问题,漳州市文管办主任杨丽华表示,因为房屋是私人财产,店面出租当作废品回收站是可以的,只要不破坏房屋的结构。
杨丽华表示,如果业主想出资重修简氏侨馆,应该请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维修方案并报批,再找相关单位按照方案进行维修。
目前,漳州文管办将其纳入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对象。“到时如果通过,应该能申请到一些经费补贴。”杨丽华说。另外,作为涉台文物,未来几年内,文管办也将尽量争取一些维修费用。
据漳州市志记载,简大狮原名忠浩,出生于台湾淡水县,祖籍南靖梅林乡。
简大狮身材魁梧,学武两年,就能举起宗祠门前的石雕雄狮,环宗祠一周,人们夸奖他力大如狮,因此得名简大狮。出师后,曾在漳、厦、石码一带演武献艺。
1894年,简大狮变卖家财,募集义士反抗日军侵台,为台北抗日义军首领。1899年前后,简大师回到漳州,避居杨老巷简氏祠堂(今漳州市新华西路220号)。
日寇获知,胁迫清廷围剿。简大狮被捕获后,交给了日本侵略者。1900年农历二月廿九,简大狮在台湾被日本侵略者杀害。
推荐阅读:
青岛2400岁齐长城开修 翻越150座山土中含糯米浆
武当遇真宫“长高”有助国内文保
福州城直街拆迁直逼“冶山古迹”老宅面临被拆
陕西榆林投5500多万保护城墙被指贴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