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山,位于青州市东南约4000米的王家庄东北。云门山石窟造像可分为佛教造像窟和道教造像窟两类,而佛教造像窟是山东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唐代以前佛教造像之一,因历史久远、窟大、造像精美为各方人士所赞赏。
云门山石窟造像在山南崖壁上,为礼拜窟,有洞窟和大龛5个及一些小龛,共有大小造像270身。
云门山石窟造像中,北齐时期的“合观图”为青州佛像一绝,位于第二窟。第二窟为中型窟,刻有1佛2肋侍菩萨像,可惜佛像已在明朝中期被毁。但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清晰可见,头戴高冠,面目清秀,冠两旁有如翅引出,宝缯飘然下垂,颈下有项链装饰,身上配戴极为细致的璎珞,帔帛自然下垂,裙带上刻有莲花,忍冬图案,合欢图画面就雕刻在裙带上。真令人难以想象!
云门山的道教造像有山阴东侧的石窟造像,称为万春洞,或希夷石室。万春洞高1.6米、宽1.2米、深5米,为明代嘉靖年间衡王府内典膳掌司冀阳周全为纪念陈抟老寿星而凿。
万春洞雕有陈抟老寿星枕书长眠石像1躯,北侧为两个空台。《宋史》载: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人。五代宋朝道士,被道教列入“高道”,享誉“老祖”。在青州有“摸摸陈抟头,一辈子不用愁;摸摸陈抟腚,一辈子不长病”的民谣。陈抟老人枕书长眠石像头部上方,有明朝隐士雪蓑题写的《山居吟》诗一首:“野宿石床类洞天,头笠脱放海东边,夜深熟睡白云起,莫管龙来榻下眠。”当地民间有“陈抟一睡八百载”的传说。
云门山的道教造像还有马丹阳石刻像。金代道士马丹阳像刻于山顶“寿”字西侧的石壁上,“全真七子”中的马钰便是马丹阳,他字宜甫,号丹阳。此象雕刻年代不详。(图片来源:车讯网.半人马酋长)
推荐阅读:
山东坊子德日式建筑群
山西陵川西溪二仙庙
细数被载入世界遗产史册的中国古建
晋城金元古建 石掌玉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