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堂缺乏维护

绿堂精美的木雕保存完整

绿堂里杂草丛生
三水芦苞的大宜岗村的绿堂,作为佛山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形如“蝙蝠起飞”的奇特造型以及独具岭南风味的雕梁画栋,都让观者为之震撼。
可惜的是,这座演绎过一段段历史的市级文保单位,竟然成了村里的仓库,现在因为年久失修,内部已经杂草丛生,也一直无人维护。
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文物专家前来做过修缮考察,也曾经提请文化部门拨款修缮,但一切都没有下文。
保存完好的岭南风情
细雨蒙蒙之下,记者来到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私塾,探寻属于他的过去和现在。
据悉,市级文保单位绿堂建于清光绪年间,又称“绿堂私塾”或“李氏生祠”。
周围的村民介绍记者登上高处远眺,绿堂造型形如“蝙蝠起飞”,布局颇为奇特。可惜的是,“蝙蝠”有一边的“翅膀”已经“受伤”,被后期拆掉改建,破坏了他的完整性。
“这个房子是村里最靓的了。”许多村民这样说。绿堂的靓,需要你的细致端详与品味。只要你抬头细看,就会发现,这里面的雕塑也生动传神,保存十分完整,砖雕上的花、树枝、鸟都栩栩如生,其中一个砖雕上还有一串葡萄,虽然历经100多年的风雨侵蚀,仍然一颗不少。
据文化部门的普查资料显示,绿堂主体建筑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是三水区不可多得的较为完整地传承清末岭南古建筑文化的实例。
经费不足无力修缮
但是现在,当你推开绿堂的大门,你会感到诧异!由于年代久远,绿堂内不少雕塑已经风化,当初的明艳色彩不复存在。绿堂里杂草丛生,堆满了废旧的水管和钢铁。
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曾经有文保专家前来绿堂视察,当时就提出要修缮,他们也曾经向上级部门反映,但是没有得到经费支持。
该负责人说,对文物单位的维修需要很大的财力、物力来维持,目前政府也没有资金投入去维修绿堂,村民们也不愿意出资进行维护,才会导致绿堂面临如今的窘境。他明确表示,绿堂并没有做过专门的修缮鉴定,但依照经验估算,起码要20万~30万元。“这样的费用,村里根本负担不起。”
推荐阅读:
大圩古镇如何进行保护性开发
福建南屏民俗文化陈列馆开放
仙游留仙村惊现百年红砖碉楼
湖南政协民宗委牵头保护民族特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