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城砖堆放在胡同角落里,鲜有人问津
西城区三道栅栏胡同西侧发现数百块被遗弃的老北京城砖,专家根据砖面信息判断这些砖至少有200年的历史。
今天上午,记者赶到三道栅栏胡同西侧,在一处角落里,数百块青砖杂乱地堆在一起,部分砖块残缺不全,表面也有小坑,无任何字样。
记者用卷尺测量,每块砖长约48厘米、宽约24厘米、厚度约为13厘米,与史料中记载的标准老北京城砖尺寸完全吻合。每块砖的重量都在24千克左右。
附近居民称,这些城砖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拆除城墙时留下的,被二次利用修建成了围墙。记者发现,该处距离阜成门城墙遗址只有四五百米。
居民们称,近日,因附近区域拆迁,围墙被推倒后再现城砖。
回应:将运走并加以妥善管护
记者向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反映该情况。上午10时许,文委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确定是老北京城墙砖,将会运走并对其进行妥善管护,以后修复古建时或许能再次利用。
专家:城砖至少有200年历史
曾任北京文物研究所顾问、著有《明清北京城垣和城门》一书的82岁老人张先得表示,因砖面无字样,应该为清代制造(注:明代城砖上有字),至少有200年历史。
张老先生称,这些城砖全部出自当时的官窑,要历经数道工序,制成一块砖则需要三个月时间,之后还要经过官方的验收,分量、质地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他建议,文物部门应对城砖的下落进行记录,日后如果有古建需要修缮,老城砖都能派上用场。
推荐阅读:
古建筑像一位老人 听它讲讲过去的故事
山西古建保护陷入困局 巨额拨款杯水车薪
妙乐寺塔周边拆迁保护文物古迹
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养鸡种大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