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文物考古部门对位于广东汕头市南澳岛附近海域的“南澳Ⅰ号”明代古沉船进行挖掘。随着一批批古代瓷器重见天日,作为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南海水下隐藏的宝藏令人惊叹。你可能不知道,辽宁海域水下同样深藏宝藏。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6月份起,国内的考古专家将与我省考古部门一道,对我省重点海域水下文物进行专项考察,其中就包括丹东大鹿岛海域的古沉船。
大约六百多年前的一天,一艘满载着代表当时世界瓷器最高水平的青花瓷商船行驶到距大鹿岛几十海里的海面上。或许遭遇狂风骤雨,或许触礁,商船突然倾覆下沉,船上的人或溺死,或弃船逃生,商船沉入海底从此不见天日。
渔民打鱼打出宝贝
时间来到上世纪70年代前后,大鹿岛渔民出海打鱼时偶尔意外地打捞上来年代久远的瓷器。
“对于那段打捞历史,至今并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材料,不过大鹿岛附近有一艘沉船已经不是秘密。”3月21日,东港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孙道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东港文物部门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进行征集工作,最终收回了约三十件瓷器以及数十枚残片。
孙道俊说,打捞上来的瓷器有罐、碗、盘、碟,都是青花瓷。这些瓷器很有特点,其中有一个青花瓷碗,一面画有人物,一面是苏东坡的《赤壁赋》,非常漂亮。后来,这些瓷器被评为国家二级文物。2009年,丹东博物馆建成后,这些瓷器的一部分被送去借展。
商船可能为明代
商船尚未打捞出水,因此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条商船具体沉没的具体年份和原因。但从已经打捞上来的青花瓷可以判断,这艘商船为明代时期。
孙道俊说,瓷器曾被誉为我国第五大发明。青花瓷工艺始于唐宋,到了明代达到了顶峰,青花瓷成为当时瓷器的主流。写有苏东坡《赤壁赋》的那只青花瓷碗可以用来佐证,其碗底写有“大明永乐年制”的字样。
这些瓷器是否可能是清代仿造的?孙道俊说,确实有这种情况,但清代瓷器以彩瓷为主,工艺比青花瓷复杂,花色也比青花瓷好看,更受当时人们的喜欢。清代仿造的青花瓷很少,因此这艘商船上的青花瓷不大可能是清代仿造的。
孙道俊还表示,大鹿岛海域水下沉船众多,其中还包括甲午海战时的数艘沉船。除青花瓷外,前些年,大鹿岛渔民还打捞出枪、炮及铜质的舱门板。从舱门板的材质看,可以断定为甲午海战沉船上的,而枪、炮的历史年代就不好判断了,因为明代的商船上也有枪、炮,用来护航。
北方也有海上丝绸之路
为何大鹿岛海域会有古代沉船遗址,它意味着什么?而这正是国内和我省文物专家对此考察的目的。据了解,我省水下文物普查工作始于2009年,基本摸清了我省各市水下文物的大致分布情况。目前普查工作已结束,涉及到丹东的水下文物线索达27条,仅次于大连。
孙道俊说,从这艘商船的位置来看,它的大致方向应该是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而由渤海湾及东部沿海港口出发,驶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一条。该商船到底承载着多少财富,记录着何种历史,这些疑问将在今年6月份考古部门的水下考察中一一揭晓。
新闻链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始于2009年,到2011年共发掘青花瓷等文物9500余件。通过对“南澳Ⅰ号”沉船的发掘,不仅提供了品种极为丰富的文物,同时也填补了16至17世纪间大航海时代我国海外贸易政策转变、东南沿海经济结构变化等资料的空白。
推荐阅读:
“九连城遗址”遭风沙侵蚀面临消失困境
山东东平县尧王古庙“奄奄一息”
松江642岁明代照壁上半年将整修
余姚挖出南宋史嵩墓 现场已出现盗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