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牌楼工地出土的唐代釉下彩莲叶纹壶
东牌楼工地出土的唐代经幢
明代龙形三足炉
2月10日,长沙东牌楼工地上,几台挖掘机正在施工。前景是一张2011年上半年文物部门在此处进行现场布方,为发掘工作做准备的照片。
城市记忆
考古是再现历史的最佳方式。就这一点而言,长沙是幸运的。不是每一座城市都可以2200多年不改城市中心,五一广场做到了,长沙做到了。通过考古发掘,长沙历史的痕迹不断地被发现、展示——北津城遗址、走马楼西汉简牍、风蓬岭汉墓、坡子街宋代排水设施等等,一次次考古发掘的过程,便是对古长沙生活场景的一幕幕再现。
对于考古带来的惊喜,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信手拈来:完全由青花瓷碗堆砌而成的墓葬,做工精细、造型独特的古城墙,规模宏大、功能完备的古遗址……还有东牌楼。长沙东牌楼工地上的诸多遗迹,为长沙市民带来无尽的历史画面:数百古井、宋代街巷、明藩王宫殿、护城河……市民发现,就在长沙城市中心埋藏的祖先的生活痕迹,是那么真实,那么丰富。然而当本报记者昨日重返现场的时候,这一切都消逝了,文物移走、遗址填平,只有记者手中曾经的照片可以显示出这段历史记忆。在考古遗迹不断消亡间,我们却正在与历史作别。在长沙可以触摸的历史或许越来越少,将来或许只能在文字与想象之间,迷茫地向历史接近。我们怎么留住这座城市的记忆?
求解之道:考古遗产文化园,一个无奈的选择
将不能原址保留的考古遗迹迁移至园区集中保护、免费展示
无湘不成军,湖南“考古湘军”的名号在全国依然响亮,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省考古所”)完成的考古项目中,九个项目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称号。然而,在考古工作取得卓著成就的同时,考古遗迹与遗物的保护,却不尽如人意。省考古所所长郭伟民表示:“城区内发现的遗迹,基本上损毁殆尽。”
如何在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留下更多的考古遗迹?郭伟民坦言,在目前的形势下,让建设为文保让路的可能性很小。为此,他提出建设“湖南考古遗产文化园”的设想,将无奈不能原址保留的重要考古遗迹整体迁移至园区集中保护和展示,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园区初步拟定在芙蓉南路暮云镇选址。
现状:多数遗迹消失且无法再生
每年年初,省考古所都会组织省内专家举办年度考古工作会议,盘点上一年度的考古发现。
今年1月8日,新一期会议如期举行。在这次会议上,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朴华作了《2011年长沙东牌楼工地考古汇报》,其展示的发掘过程以及出土的战国至明清时期大批古井、建筑基址、城址等古代遗迹和文物,与会专家无不为之赞叹。不过,就在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之后,工地上的考古作业面便被挖机完全销毁,其中包括极具价值的明代城址等遗迹。
在郭伟民看来,考古遗迹的损毁正在呈加速态势,这也是湖南考古最大的遗憾。“考古遗产是直接通过考古工作产生的,包括遗物和遗迹。特别是遗迹,遗迹本体比遗迹内的遗物更加重要,就像房子比房子内的家具重要一样。”郭伟民告诉记者,在现行的考古工作中,无论是抢救性考古还是主动性考古,遗迹大都无法现场保护下来,最终消失而无法再生。
“比方说我们曾经发现一座完全由青花瓷碗搭建的墓葬,非常精美,但为了给重点工程建设让路,只好把墓葬拆掉,非常可惜。”郭伟民说,伴随着大量的工程建设,有不少位于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为经济建设让路,许多重要的文物都因工程动土而消失。
设想:整体搬迁入园,免费开放展示
如何保护文物、为人类留下更多的历史遗迹,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关注的话题。
郭伟民提出建设“湖南考古遗产文化园”的设想,可将工程建设中涉及、但建设项目又无法避让的典型文化遗产搬迁至园内保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那些即将和马上要消失的文物集中起来,放入园内异地保护,毕竟比文字、视频保留或拆除了事要好很多。”
目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经形成《湖南考古遗产文化园初步方案》,将该园的基本功能分为考古遗产展示、公众考古推广、科技考古与科技保护、办公与研究、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安全保卫、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共计划用地155亩,按照“一楼、一馆、一园”的思路总体规划、分期建设。
按照规划,“一楼”包含办公综合楼、后勤楼、科研楼等5栋建筑,“一馆”为考古标本专题馆,用来保存和展示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比如一座古代墓葬和所有的随葬品、墓葬的填土;一座灰坑内的所有堆积物等。“一园”包括民居、古道、古城墙、凉亭、宗祠、桥梁、窑址、墓葬、重要建筑基址、城墙的墙体、独木舟、沉船等。
推荐阅读:
安儒村祠堂文化
安庆消防文物古建单位开展六熟悉
南姚村入选河南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株洲秋瑾故居7月15日开工修复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