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器皿 >> 金银玉器 >> 正文
红丝砚
来源:华夏收藏网  作者:周文昭  日期:2012-2-7

    红丝砚的收藏与市场

    不过,令人诧异的是,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对于红丝砚也有很多不尽相同的看法。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对红丝砚就有另一番评价:

    “红丝石,作器甚佳,大抵色白而纹红者慢发墨,亦渍墨,不可洗,必磨治之;纹理斑,石赤者不渍墨,发墨有光,而纹不大入看。慢者经暍则色损,冻则裂,干者不可磨墨;浸经日,方可用,一用又可涤,非品之善。”

    也就是说,米芾有两方红丝砚,其中一方好看而不发墨,而且必须饮水,也不经冻;另一款发墨而不好看。所以,米芾认为,红丝石只可做器皿装饰之用。

    与米芾类似,欧阳修也根据经验写到,“红丝砚须饮水乃发墨”。杜绾曾在《云林石谱》中说,“青州县红丝石产土中,其质赤黄,红纹如刷丝萦绕石面,而稍软,扣之无声,琢为砚,先以水渍之乃可用,石质燥渴,颇发墨。”

    当代制砚、藏砚名家吴笠谷先生也认为,红丝砚来自于山坑,故而石质燥渴,不如端歙,因为后者都出自于河床,用水养着,石质滋润,易发墨。

    那么,为什么同一种材质会出现美恶不同的评论呢?

    傅绍祥分析说:“所有品种的砚台,并不见得每一块都是完美的,也不能说每一块都是发墨的。即使端砚、歙砚也有不发墨的。发不发墨和石质本身有关系。一般来说,石质结构越紧密,就越发墨,但是硬度又不能太高。大理石密度高,但太硬,所以不发墨。而石质太软的也不行,因为吸水性太强。端砚和歙砚,石质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属于结晶体,芒较多,所以发墨快,而红丝砚含钙高,发滑,芒含量少,所以发墨比较慢。然而,也正是这个特点,符合了当代用墨的特点。今天用墨是在砚台里直接倒一些墨汁,然后根据创作需要研磨调墨,红丝砚的特点是可以使墨更加细腻。红丝砚的获得很不容易,得到一块上好的红丝砚多半靠运气。唐彦猷亲自开采选择并磨制,得到的应该是上好的红丝砚,所以赞不绝口,乾隆帝的红丝砚应该也是精品。而从米芾和杜绾的讲述看,他们所得到的红丝砚可能是一般的品质,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砚台的发展与书法的兴盛密不可分。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说,“四宝砚为首”,充分说明了砚的文化位置。今天,随着毛笔书写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书法作为中国传统高雅艺术的特征越来越鲜明。砚台收藏,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发现和接受。

    作为当代砚文化的推动者之一吴笠谷认为,“砚台是低调的,不像书画那样可以悬挂于高堂,明示于人,炫耀于人,它是深沉的,是默默地等着真正喜爱的人来发现,来欣赏,它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

    那么,红丝砚的收藏价值又该怎么看呢?

    傅绍祥分析认为:“红丝砚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原因有三:第一,砚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收藏砚能够提高人的文化品味;第二,优质砚石是稀有资源,开采难度大,它的稀有性和不可重复性决定了它具有收藏价值,而且升值潜力很大;第三,砚属于手工艺品,名砚都具有近千年的工艺传承历史,而这种手工艺濒临失传,范围有限,所以会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

    吴笠谷则认为:“红丝石的资源稀缺,开采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红丝砚具有历史传承,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红丝砚还属于收藏冷门,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升值空间有待提升。目前,一块20公分见方的上品红丝石,价格在人民币10万元左右。”

    砚文化收藏领军人物刘红军将军收藏砚台已有二十余年历史,在他所藏古今一千多方砚台,红丝砚有二百余方。他说,红丝砚鲜艳夺目,纹理变幻无穷,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思考。当记者亲临他的聚砚斋,他拿出一方红丝砚给记者看。这块砚质好无杂,雕工简洁有致,刻夔纹边砚池。砚侧刻行楷铭文“井南居士”四字,字体优美。此砚原为晚清书画家周作镕所藏,2010年,刘红军在一个旧货市场上花了很少的钱就买了下来。现在有人出价80万元,刘红军仍不忍出手。

    在2011年保利五周年春拍上,一方乾隆帝的御用澄泥伏虎砚,以14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这一结果让砚台市场的商家感觉振奋,砚台收藏向好的趋势也渐渐显露出来。

    巧藏红丝砚

    新年伊始,春节临近,红丝砚以其富丽、喜庆的暖色调,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很多人看作新的收藏门类与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那么,对于收藏与馈赠来说,又有哪些具体的讲究呢?我们请专家们就此做出相关分析。

    吴笠谷:质地、颜色、纹理、雕工

    主要从红丝砚的质地、颜色、纹理、雕工四个方面去衡量。石质细腻滋润、软硬适中、发墨较好,颜色绚丽,纹理清晰,雕工精美和谐为上品。当然,四者全部占有的极少。红丝砚集天然与人工精华于一体,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石头本身要颜色华美,无杂质,质润,而温润的、绚丽的天然石材,只有加上擅于雕刻的精湛工艺,才是一方完美的红丝砚,这样的砚,最值得收藏。

    傅绍祥:收藏可小,送礼看人

    中小型红丝砚便于收藏,因为其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红丝砚少有大块,大者稀有,故而成为收藏家追逐的对象,但是,大者多有瑕疵,虽观赏性较强,但不便于收藏,且价格也过高。收藏红丝砚中也不能认为没有雕刻就没有价值,素砚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并不是雕工越繁杂越好,和谐得体是妙品。

    至于送礼,那就要看送给怎样的对象了。如果对方是爱好书法的好砚者,最好是实用一些。从实用讲,红丝砚的发墨性是最重要的,清纪晓岚认为“凡是莹润发墨者,都是上品”,而有研墨、蓄墨的地方也一样重要,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要求制砚名家石可先生制一鲁砚,唯一的要求是“应以宽且深实用为要!愈深、宽最能实用。”另外,实用的砚应以亚光为好,但是红丝砚如果处理成亚光,将直接影响颜色和纹理的美观,所以建议将砚池部位用稍粗的砂纸稍微打磨,然后再用。

    如果对方是收藏砚,以观赏为主,则可从天然和人工两方面考虑,天然的石质所具有的温润如玉的质地,艳丽多姿的色彩,变化莫测的纹理都是要考虑的因素;雕工精湛,有内涵,有主题,有意境的最好。

推荐阅读:

山西则天圣母庙

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考古

日本姬路广峰神社起火 经典古建险遭灭顶

老挝人宁肯移动建筑也不破坏古建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南豆角村一村民家老宅的地面是石块铺成的 南豆角村的社公爷石像 南豆..
山重村,属福建省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说起中国最美的乡村,脑海里自然浮现出婺源的妖娆,周庄的清渺。但若说到..
从周宁县城驱车往北,车子在逶迤的群山中穿行,翻过一座又一座山,绕过一..
古村落是散落在民间的古建筑瑰宝,瑞安的民居古村落保存甚少..
当小镇酣梦似醒未醒的时分,我轻轻地溜出了客栈的大门,双脚..
 ·泉州宋代古船陈列馆闭门谢客..
 ·忻州:传承古建文化 发展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展在京举办
 ·北京潭柘寺等百余古建年内修..
 ·番禹打响“中国历史 文化名镇..
 ·天津天后宫维修4天正月十四再..
 ·建筑师爆北京钟鼓楼旁四合院..
 ·阮仪三:历史风貌老建筑也是..
 ·西藏和平解放后的西藏寺庙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