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墓出土鎏金铜犀牛与驯犀佣
鎏金铜鹿灯(1号墓出土)
大云山汉墓位于江苏省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大云山山顶,海拔高程73.6米,西距盱眙县城30公里,南距汉代东阳城遗址1000米,西南与青墩山、小云山汉代贵族墓地相邻。
2009年初,大云山发生了严重盗墓事件。2009年2月至3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探。由于现场不断受开山采石破坏,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博物院对大云山汉墓区进行了全面勘探与抢救性发掘,揭示出一处比较完整的西汉江都王陵园,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等各类文物一万余件(套),许多文物均为首次发现,收获巨大。
大云山江都王陵考古工作的理念
大云山汉墓的考古发掘,得到江苏省文物局、南京博物院、盱眙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项目一开始,南京博物院就确立了以“边发掘、边保护、将来展示”的理念实施:
发掘时首先重视了整体概念,为弄清整个陵园的布局,进行了7个月的考古勘探,在所有墓葬、陪葬坑、陵园建筑设施的框架结构清晰后,再决定先发掘哪个遗迹;在确定墓葬为汉代诸侯王级别的大型墓地后,全面收集相关的考古材料,并实地调查周边区域汉代诸侯王基本墓地的性质,结合文献记载,初步判定墓葬的时代和性质,为后期的发掘研究及保护利用提供基础材料;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分轻重缓急有序进行发掘;发掘过程中,强调进行现场文物保护和遗迹现场保留。
在上述理念下,大云山汉墓考古发掘制定了完备的发掘方案,在组织领导、人员组成、技术路线、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先进发掘方法做出了努力尝试。
重视多学科的协作和合作。考古业务由南京博物院考古所负责,而现场遗迹保护、出土文物保护、发掘信息全方位记录、出土文物收藏与临时保管、文物安全、媒体宣传等事务则分别由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信息中心、保管部、保卫处、办公室等机构完成。
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在勘探、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修复及资料整理过程中除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外,尤其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如在陵园与墓葬整体信息提取过程中,除充分运用全站仪测量、TrimbleGPS定位、飞艇航空摄影、模型直升机航空摄像外,对重要遗迹试用三维影像技术进行全息扫描,全方位的记录相关信息。
对出土的漆木器、金属器、丝织品等各类遗物由南博文保所专家专人负责。对遗迹的处置强调现场性,尤其是车马陪葬坑与兵器陪葬坑。此外,在考古队驻地设立现场漆木器与金属器保护修复工作室,及时对重要遗物进行处理。
发掘过程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对陵园内所有遗迹均采用保护性发掘原则,清理过程中尽可能保留现场遗迹。对重要遗存遗物则在现场文保处理后,整体打包提取,转入室内进行二次发掘清理。
按照新规程的规定,准确、全面、规范的记录各项文字与影像材料。发掘期间,专人专项完成规程所需的各项文字记录,并迅速输入电脑,制成电子资料。根据规程,对遗迹、遗物进行全面摄影摄像记录。本次发掘中,尤为强调现场的影像记录,视频累计摄录时间达500小时。
工作过程中,发掘现场管理科学有序,各种标识齐备醒目。发掘期间,对整个发掘区域做封闭围挡,进行封闭化管理。由保卫部门专人专点24小时进行安全保卫。
对出土文物的安保做到专人专管,严格遵守考古工地出土文物管理制度,对所有库房均安装红外线探头,与地方110报警系统联网,进行24小时监控。
发掘过程中及发掘完成后,对陵园内所有墓葬、陪葬坑等遗迹搭建钢架大棚保护,对陪葬坑内的遗迹遗物进行不间断防霉、防潮文保处理。
课题研究意识贯穿整个田野发掘过程中。目前,包括编钟编磬、玉棺、铠甲、车马坑复原等各项课题在发掘过程中已经贯彻实施,并已取得阶段性效果。
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结合,充分运用文化遗产保护发掘的理念,考古队通过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博物院古建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全面参与了大云山江都王陵遗址公园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为考古文化遗产的运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上述各个方面的工作方法,有些已经远远超出传统考古学的工作范畴,但这些手段依然为大云山汉墓考古发掘的巨大成果提供了基本保障。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发掘项目,这些发掘手段与新的思路为新世纪中国考古学新方法论的有益尝试做出了努力。
推荐阅读:
日本姬路广峰神社起火 经典古建险遭灭顶
老挝人宁肯移动建筑也不破坏古建
名人故居保护举步维艰 拆的是房子 痛的是文化
侨乡梅州仁风楼的历史见证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