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广州历史古迹与CBD比邻而居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刘静  日期:2012-12-14

飞鹅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华南植物园内

飞鹅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华南植物园内

广州大道旁的刘氏家庙是清末名将刘永福的家族宗庙

广州大道旁的刘氏家庙是清末名将刘永福的家族宗庙

    闻名遐迩的华南第一商圈天河路商圈并非只有商业文化,在逛街之余只需稍微移步,市民游客便可轻松探古访幽,领略另外一种文化氛围。记者昨日从天河区获悉,该区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世界文化名城中心区的建设,将对天河路商圈周边的多处历史古迹进行梳理、挖掘,力图在浓郁的商业文化之外,让老广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跃然眼前。

    到飞鹅岭做一回“原始人”

    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飞鹅岭,位于天河区华南植物园内,根据文史专家的考证,这是广州人的发祥地之一。

    五羊衔谷、萃于楚庭。广州古称羊城、穗城、仙城、楚庭,坊间普遍认为广州的历史约2000年,但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广州就有人居住了。上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广州发现了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飞鹅岭。经过专家的考证,这就是广州人的发祥地之一。该遗址现位于华南植物园内一条宽约80—100米、纵深约250—300米,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间谷地中,总面积约3公顷。

    记者看到,位于华南植物园内的这一景点由标志性广场、遗址观光暨遗址保护群、大型塑像与主题雕塑群、模拟原始生态村落、模拟考古现场、历史文化展馆等构成,全面展示4000多年前先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游客还可在陶艺制作区像几千年前的祖先那样烧制陶器,在射箭场和农耕示范区亲身体验一下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由塑料树和真树相结合建成的“树屋”,则可以让游人亲自攀树,做一回“原始人”。

    据介绍,天河区有关部门正计划将一些文物,比如从第一村遗址出土的火烧土等,由广东省博物馆搬回到植物园进行展示,尽量还原第一村当时的考古情景。

    112岁刘氏家庙深藏闹市

    刘氏家庙位于广州大道中路大洲地2号(白云区人民医院斜对面),是距离天河路商圈最近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有着112年历史的家庙建筑,曾作为越南维新会的会址开展革命活动,并经历抗日战争侵袭惨遭毁坏,但其主体结构和主要建材幸未被摧毁。和平年代,刘氏家庙还被用作中小学校舍,甚至改作五金交电公司仓库。1992年,该建筑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收回,2004年移交给天河区政府使用和管理,2007年开始对外开放。

    踏入刘氏家庙的正门广场,一尊两米多高的刘永福铜像格外显眼。这是一尊近期刚恢复的铜像。“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当时的照相技术并不普遍,刘永福留下来的照片不多,也不是特别清晰,因此考古专家查阅了国内外多方材料,结合刘永福故乡人的特点,进行还原雕塑的。”天河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虽然铜像是新建的,但刘永福家庙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古迹。“整个古建筑保存完好,殿内金柱由坤甸木制成,由于密度高,平时连钉子都钉不进去,上百年来更是不腐不蛀。”天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刘氏家庙门口大厅将进行升级改造,让市民游客在感受天河路商业气氛之余,稍微移步就可以探古访幽,让这个离天河路商圈最近的文物保护单位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

    北帝庙门口蒋介石上马石犹在

    珠村北帝庙位于天河区东部,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被握手楼“包围”,但是保存完好,这里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的训练地和考试点。

    “珠村北帝庙门口的石墩,当时可是蒋介石的上马石。”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珠村村民潘剑明告诉记者,听村里的老人说,1924年黄埔军校开学后,学生常来珠村训练。

    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珠村,除众所周知的乞巧、龙舟、醒狮文化外,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当地还有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的训练地和考试点。珠村和黄埔军校的关系源远流长,时任海军练习舰队司令兼广州市郊第二区农民协会委员长的潘文治是珠村村民,他和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是老友。此外,珠村的地形也非常适合进行各类战术演练。

    年长的村民回忆,当时村头村尾常常可以看到黄衫黄裤黄色大盖帽的学生兵。珠村周边的区域都是学生军们训练的场所,学生军纪律严明,训练完毕常常帮村民扫街搞卫生。珠村大祠堂当年就是学生兵们的宿舍。蒋介石来珠村通常不会空手而来,往往都会带一包糖果,遇到小孩子就每个分两粒。

    如今,珠村北帝庙门前,磨损严重的上马石墩依然还在,这段黄埔军校的历史也被村民们广为传诵。

    天河区已建立文物保护机制

    文物保护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十年来,天河区文化局紧密围绕文物的抢救、保护、管理与利用等主要环节,通过区属相关行政部门及21个街道办事处通力协作、各界积极投入、全社会热心参与,已经逐步建立并日益完善各项文物保护制度,天河区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珍贵、濒危文物初步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

    在2007年至2011年的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21个街道共上报文物线索近500处。经过实地调查和省文物普查专家对普查登记文物点的价值评估,认定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坟园等284处文物点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1年12月,天河区人民政府公布了天河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2处,其中古遗址2处、古墓葬50处、古建筑10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1处、石窟寺和石刻2处。

推荐阅读:

中国古城的文化遗产价值

陕西:唐十八陵考古完成11处寝宫勘探

江西奉新县发现一大型先秦遗址

贵州90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推荐名单

编辑:菩提树
名称中国名楼——南京阅江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贵阳甲秀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岳阳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河南平顶山香山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抱团”申遗的10大名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介休后土庙 传承千年琉璃文化

类别古建结构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