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应县木塔是令人眼眶泛红的人类奇迹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胡健  日期:2012-10-15

    台湾著名古建筑学家李乾朗13日来到山西太原,与众多古建爱好者畅谈《中国建筑与儒释道文化》。谈到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应县木塔,李乾朗几度动容,称其是令人眼眶泛红的人类奇迹。

    当日上午,山西博物院会议中心人满为患,两行走道也坐满了观众。李乾朗在讲台上手持画笔描绘着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台下观众纷纷做着笔记,山西省文物局局长王建武也听得津津有味。

    谈到山西应县木塔时,李乾朗用“感动”、“眼眶泛红”等词汇来形容其建筑之难,并直言“中国最好的建筑在山西”。他坦言,此话并非恭维。“应县木塔是世界三大奇塔之一,在当时那个年代(公元1056年),以纯木结构建筑而成实属可贵,正因为其建筑之难,称其为人类奇迹也不为过。”

    李乾朗介绍道,应县释迦塔立于佛宫寺的中轴线上,保存辽代以佛塔为核心之布局特性,它的构造极为复杂,外观五级六檐。各层所供佛像不同,礼佛者从一层的显宗逐层拜到五层的密宗,完成显密圆通之境界,反映辽代大乘佛教思想内涵。

    “中国建筑与儒释道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每个建筑的结构、房屋的高矮以及水池的位置等方面,均能体现出这一点。”李乾朗以北京紫禁城三大殿为例,诠释了儒家文化对古建筑的影响。

    “紫禁城三大殿立在三台之上,从空中俯瞰工字形三台,可见大和殿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用攒尖顶,而保和殿用重檐歇山顶,以显主从分明。从剖面图看太和殿,可见宽阔空荡的殿内,只在中心设置一个宝座,藉以凸显天子之权威。”李乾朗说。

    李乾朗,著名古建筑学家、画家。1972年开始研究台湾古建筑。1978年出版第一本专著,至今已出版论著4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现任教于台北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高校,主授中国建筑史、台湾建筑史、传统营造技术等课程。除教学和研究外,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规划、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等领域也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推荐阅读:

色拉寺措钦大殿维修 所供佛像一尘不染

儒释道文化是中国古建筑“DNA”

牟氏庄园恢弘气势 剧中景象今现“真身”

古城墙修复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延续

编辑:菩提树
名称世界水利文化鼻祖――都江堰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北京燕平八景之银山塔林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山西祁县昭馀古城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山西运城常平关帝庙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山西介休五岳庙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山西榆次后沟古村

类别自然山水园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
 ·西塘模式之活着的千年古镇的..
 ·阮仪三:留下“真古董”就是..
 ·寻找撬动发展的支点 大同历史..
 ·“东方之门”被讽“秋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