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古城墙修复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延续
来源:城市商报  作者:陈亚云  日期:2012-10-15

    古城墙,文化古城的一个符号。作为古代重要军事设施,古城墙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在城市文明的记忆链条里,古城墙作为重要一环,伴随姑苏城已走过了2500多年的风风雨雨,成为城市文明无法磨灭的一个印记。

    保护古城墙,修复古城墙,近二十年来,苏州人一直在努力:1982年,苏州入选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专家学者们重新开始了对古城保护的反思;1987年4月,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就提出“苏州市古城墙保护规划”;2004年,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苏州提出了把苏州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2008年底,经市科技局、市文物局批准,苏州职业大学教授吴恩培率领课题组,对苏州古城墙及其遗址进行了全面实地调研,测量出了大量翔实的数据;2009年初,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城乡委递交《关于苏州古城墙保护应尽快予以立法的建议》;2011年1月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高福民委员递交了《苏州古城墙的保护及逐步重点恢复》的提案……

    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去年4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在专题调研苏州古城墙时强调,修复保护苏州古城墙,要全力以赴做出水平,做出精品,经得起专家、群众的检验,不给历史留下遗憾。去年9月,苏州古城墙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阊门北码头、平门、相门成为三个保护试点区段。

    经过整一年的保护修缮,按照计划,三段古城墙将在9月底竣工,并向游人开放。这一年时间里,大批技艺娴熟的香山匠人投身到三段古城墙的保护修缮中,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都力求还原出老苏州记忆中的老城墙。三段古城墙,也将成为呼之欲出的姑苏区打造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做一个最好的注脚。

    木头横竖有差别

    相门桥边、火车站南广场对面、阊门北码头侧,细心的市民发现,三段古城墙城楼上的脚手架,渐渐在拆除了。经过一年时间的保护修缮,三段古城墙都进入工程扫尾阶段。不少心急的市民,早已经迫不及待登上城墙城楼一赏古城和环城河风光。

    古城墙上,最夺人眼球的当属城楼。在很多人看来,城楼就是一个惯见的苏式建筑,但在内行眼中,这三座城楼在用材和技艺上却极有讲究。

    负责古城墙平门段工程监理的苏州景园监理朱关红,从头到尾参与了这个工程。他介绍说,平门段古城墙全长346米,城墙约有12.5米高,因城楼而分成东西两段,其中东段城墙80多米,可沿着南侧20多米长、2.5米宽的马道登上城墙顶。西段城墙长约250米,其南侧也有一条跟东段城墙类似的马道,最西端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残坡,以增加历史沧桑之感。城楼高约24.5米,为二层,跟火车站南广场处在一条轴线之上。

    “城楼是采用香山帮传统古建技艺营造起来的,大构件全部靠榫、卯和竹钉等来连接和咬合。”朱关红介绍说,刷了油漆之后外人看不出来,其实这座城楼选材极有讲究。一般古建立柱采用杉木,但杉木硬度不够,易开裂变形,所以这个城楼的立柱全部采用硬度更高的菠萝格。菠萝格一般用于打高档家具,可以达到准红木的程度,成本也比普通杉木高十倍以上。和立柱不同,横梁则需要更好的柔韧性,所以全部采用高质量的松木。

    “城楼毕竟不是私家大宅,没有繁复地雕花。”朱关红说,整座城楼完全采用香山帮传统古建技法,先搭木架子,再从上往下,网砖盖顶,格子花窗,最后砌起矮墙。门窗的拉手插销,都是传统的铜件。屋脊屋檐,还特地请了泥塑老师傅,塑了很多“老底子”官家建筑专用的瑞兽。

    墙砖里外不一样

    相门段古城墙,可谓是三段古城墙里规模最大,气势最恢弘的一段。城墙内,是2500多年的历史古城,城墙外,是日新月异高度发达的苏州工业园区。有的摄影爱好者早就用他们独特的美学视角,发现了相门段古城墙的墙门,与工业园区拔地而起的东方之门,形成新旧一线两“门”,将传统与现代串联在一起。

    据介绍,相门段古城墙从南到北绵延有1公里多,城墙顶部的宽度也达到了8米多,是三段古城墙中最宽的。这段古城墙,是作为环古城风貌带重要景点来设计的。整个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修复遗址,新建310米城墙,造一座水陆城门,挖一条内城河,在内城河上建造几座桥梁,配合中张家巷河道恢复工程还要建造一个泵闸,加上广场、码头、道路、景观绿化等,实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各施工段地质结构不同,在围堰驳岸的过程中,就采用了多种断面处理方法。

    走在即将完工的古城墙上,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不少城墙砖上用特殊的“印章”,上头写着“苏州古建材料工艺厂壬辰年制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监制”字样。施工方介绍说,古代造城墙,因为各窑厂规模有限,不可能只采用一家窑场的砖,往往一段城墙就会从很多家窑场采购城墙砖。为了明确责任,所以一般会让窑场在部分砖上打上自己的名字。真正的老城墙,城墙砖上都能发现这样的印章。本次修缮古城墙,也继承了这一传统,让古城墙更符合历史原貌。

    除了部分老城砖被旧物利用,本次古城墙修缮还采用的不少量的“新砖”,这些还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工砖,用于城墙铺面;另一种是机制砖,用于砌城墙。施工方介绍,手工砖就是采用传统制砖工艺,泥胚在成型前会经由工人反复踩踏,使得烧出来的砖更韧,抗冻融的效果也更好,结冰后不易被冻裂;机制砖则由机器高温烧制,更实,砌墙较合适。

推荐阅读:

守住古村落这个“最后的家底”

全国古村落七年消失近半 山西周朝古村破败不堪

洛阳龙门石窟保护开发出台新规

将乐古刹迎回镇寺之宝 曾流落民间逾四十载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世界水利文化鼻祖――都江堰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北京燕平八景之银山塔林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山西祁县昭馀古城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山西运城常平关帝庙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山西介休五岳庙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山西榆次后沟古村

类别自然山水园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
 ·西塘模式之活着的千年古镇的..
 ·阮仪三:留下“真古董”就是..
 ·寻找撬动发展的支点 大同历史..
 ·“东方之门”被讽“秋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