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筑鳞次栉比

石板巷内深深的车辙印

院落深深,世世代代的村民依然在这里居住生活
秋天,漫山漫野的黄色和红色,“标榜”出这个季节毋庸置疑的力量。土黄色在北方乡村所受的专宠,从每一个村落里就可以看出来。黛瓦土墙、木门木窗的古堡村落,旧旧的,却在经历数百年风雨后,愈加弥漫出沧桑的感动。
出了蔚县县城一直往西,就是通往暖泉古镇的路。也许是因为名字太柔美,让人对这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充满向往。车窗外蓝蓝的壶流河水,端庄静谧地淌在蔚州大地,隔着村庄为我们引路。大约10余公里,暖泉古镇到了。
车子越往里走,路边古色古香的房屋、院落,越让我有了要下车走走的理由。
暖泉古镇由几个古老的庄堡组成,司机师傅说西面的西古堡,是最有味道的古村落。新修整的过道并不宽敞,路两旁排满了各种热闹的商铺,还有许多保留下来的手工作坊,不得不让人遥想当年的打铁声、叫卖声,酒窖香和豆花香……西古堡的堡门前,“便民服务站”的牌子挂在白灰青砖上,迎面过来的毛驴头顶系着红绿布条,一位老大爷赶着毛驴车,匆匆经过。
假日里的西古堡,迎来了许多外地客人,摸着土坯墙,听着导游小姐的讲解,一座座建筑、宅院仿佛生动出几百年前的颜色,历史和故事的结合相得益彰,带着人们穿越了时空。
高高的北堡门雄伟壮阔,为清康熙年间所建,堡门洞全部青砖雕造,石板巷道的大石头被磨得光滑,脚下两道深深的“沟壑”令人赞叹,而它们并不是排水沟之类,却是多年往来车辆留下的车辙印。这不禁让人们深深感受到,当时西古堡商贾聚集、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西古堡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是蔚州“八百庄堡”中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一例,集“古城堡、古寺庙、古民居、古戏楼”四大文化奇观于一体,是典型的北方古堡,先后被评为河北民俗文化第一村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堡是历史上戍边官兵和人民生存居住、御敌防匪的堡垒,具有堡中建堡、连堡成镇的特色。
一条青石铺就的主街贯穿南北,黄土板筑的板墙环绕四周,堡门南北两座遥相对峙,甚是壮观。小巧规整的古四合院有50所,每条街巷、每处民居均为青砖灰瓦、雕花门楼,完整的保留了明清古村堡的历史风貌。宅院雄阔高大,院落功能分明、尊卑有序,青条基石,青砖筒瓦,砖、木、石雕琳琅满目、美丽精细,门楼、影壁齐全,用料考究,粗壮厚实的木料石材,古朴典雅的油饰彩绘,处处洋溢民俗文化风韵,恍若置身于氛围浓重的山西乔家大院一般。
虎抱头形制的北瓮城与北堡门,共同构成保护古堡的南北券门,为保证堡中百姓人身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南瓮城古建灵活且独特,形成以地藏寺为主,集殿堂、楼阁、戏楼、寺庙等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瓮城的存在大都是出于军事防御,西古堡独特的南北两座瓮城,原来是为了卫护堡中一位晋商的钱粮财富。这位叫董汝翠的富商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说,他的入赘、他的发家、他的义举、他的孝心……他和他的董氏家族,将智慧和生活镌刻在寺庙里,格窗上,屋檐下。还有许多其他的风霜过往,共同凝炼出西古堡厚重的历史积淀,昭示出文化,并在传承中得以延续。
推荐阅读:
台儿庄古城的复活之路
北京古风遗韵中的600年府学
福州丁戊山和孝义巷
上海大夫坊为谁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