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读者宋先生致电新报兄弟连新闻热线85454000提供报料:义乌佛堂镇平望村的村民在拆除古厅时,发现了10多块灵位牌。
村里的老人说,这些灵位牌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称得上是珍贵的文物了。
记者核实:认为价值不菲 有人占为己有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平望村。
该村村委会主任宋永青领着记者走进一个正在拆除中的古厅。他说,这个古厅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村民们称其为“新厅”。由于年代久了,“新厅”已成危房,在该村日前启动的“空心村”改造中,村委会把它列为拆除对象。
“古厅是昨天开始拆的,这10多块灵位牌是今天早上被人从废墟中发现的。”宋永清说,“根据灵位牌上的字迹,可以看出都是姓范的人的灵位牌。大家都觉得很好奇,村里没有一个姓范的,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姓范的人的灵位牌?”
昨天上午,平望村不少村民闻讯后纷纷赶到现场。后来听村里一位大爷说,800多年前,平望村的村民都姓范,估计这10多块灵位牌是古人留下的。
听说是800多年前的东西,村民们认为灵位牌的价值肯定不菲。于是,有的村民开始给新闻媒体打电话,也有村民偷偷把其中镶了金粉的几块灵位牌拿走了。
类似的灵位牌60年前曾现身
记者仔细查看了遗留在现场的灵位牌,发现上面的确都有一个“范”字,但从木牌上的文字和色泽看,不像800多年前的“古董”。随后,记者找到那位称这些灵位牌已有800多年历史的老人。他叫宋瑞琴,今年71岁。“我读小学的时候,在青龙祠里见过类似的灵位牌。”宋瑞琴说,1951年“土改”前,“新厅”东面有座大祠堂,名叫青龙祠,青龙祠里摆放的全是姓范人的灵位,“一排排、一层层,估计有上千块”。
宋瑞琴说,他的爷爷曾讲起过青龙祠是1000多年前修建的,“听说在800多年前,平望村的村民全姓范,后来姓范的祖宗把青龙祠转给一个姓宋的人,随后,姓范的村民全都迁往其他地方居住。”
“这些姓范人的灵位牌,估计是青龙祠被拆除后,有人把它们移到无人居住的‘新厅’里来了。”宋瑞琴说。
推荐阅读:
武威出土十六国石造像塔有很高研究艺术价值
岳西县响肠镇方氏宗祠谱馆维修工程竣工
黄山古民居保护难解产权之困
奥地利考古发现古罗马角斗士学校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