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省级文保单位 >> 正文
沈阳永安石桥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材栔雙全  日期:2011-8-30

沈阳永安石桥

沈阳永安石桥

沈阳永安石桥

    曾有记载:“自永安桥,以连抱大木编成为梁,梁高数丈,广五尺,两沿木头整齐,如一刀裁切。梁下阴沟,绿水无际,青泥润烂”。这条路最初称为盛京至辽河大路,也叫盛京叠道。清入关后,又称为盛京御路,京奉官道。

    盛京叠道的修筑,缩短了盛京至北京的里程,加强了盛京与关内的联系。清帝东巡时,都要吟诗歌诵祖先的修筑叠道之功。随着近代京奉铁路的开通,盛京叠道的价值逐渐失去。民国以后,叠道所经大部分开辟为良田,至今踪迹全无,只有永安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这一重大历史工程的唯一物证,也是辽宁省内现存较大而完美的古代石拱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沈阳永安桥(又称大石桥),虽经三百六十余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屹立在沈阳西郊的永安村内,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经常有游客慕名而来。原来桥下的蒲河已经改变了河道,不再流经此处,但每到雨季这里仍然有雨水通过。为了保护古桥,当地有关部门已经禁止车辆通行此桥,在桥两侧另外修建了两座桥,成环形将永安桥保护起来,古桥成了一个圆的直径。

    永安桥建成三百多年来,一直通行各种车辆,是沈阳至马三家子的重要公路桥,现在成了文物保护对象。整座桥通体为砖石结构,东西走向,全长37米,桥身宽14.5米。从东进村远远就能看见,桥身写满沧桑却不失厚重,陈旧中保持着昔日的高贵,和周围的民居既和谐又散发着独特的,从遥远岁月而来的气息。桥头东南竖有“宽温仁圣皇帝建永安桥”石刻一面,碑身灰白,碑顶有暗褐色龙形雕刻。桥头东北竖有2004年于洪区旅游局修缮石桥的石碑。

    桥头南北横着一道由石柱和铁链组成的护栏,只行人可以通过上桥,近距离观赏桥。桥面上是颜色不同的方石,石面光滑圆润。从东至西,桥面两侧分别依次是暗绿色的大石狮,小石狮,抱鼓石,带有小石狮的栏柱等。抱鼓石上刻有虎、麒麟、犀牛、羊、蝶等图案。桥两侧各立19根栏柱,除桥东西两头端柱顶为小狮子石雕造型外,其他栏柱为荷叶状柱头,看着感觉和方形台灯罩一样。栏板为石,雕有柿蒂花纹、卷云纹等图案,中间镂空。狮子的造型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栏柱和栏板也如桥面的石头,颜色不一,可能是不同年代修补的结果。西桥头也是对称重复东桥头的样子。

    桥身下面是各跨度为13米的连拱三孔,券脸浮雕二龙戏珠,但为牢固,后来钉了无数的铁铆钉,整体美感荡然无存,但雕刻的精美依旧可见。最特别的是在三孔之间的两段桥身中上方,北侧有石雕龙首两个,张嘴抬头;南侧有龙尾两条,弯曲摆动,仿佛是两条龙从桥身钻过一般,远看为二龙驮桥之势。整个石桥建筑结构坚固,造型壮观。康熙皇帝二次东巡时曾在永安桥题诗一首:“夹路风法宿雨消,十年曾此驻龙镳。春风城阙知非远,几处轻寒变柳条。”

推荐阅读:

辽宁新民市辽滨塔

辽宁祺州城古塔

沈阳锡伯族家庙

谁遗弃了伊川书院?廊间瓦砾堆积石碑曝晒

编辑:何光群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归水桥 粤晖园归水桥位于无香湖与映月湖交接的堤岸上,下设水闸,势纳东江..
上海张园是上海滩向社会开放的最早最大的私家花园。是1882年由原籍江苏..
江苏江阴长泾镇位于长江三角洲苏、锡、常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北依长江..
景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物,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
 ·山东济南民间古建筑壁画寻踪..
 ·拉萨大昭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海口:五公祠元宵节免费开放 ..
 ·福州千年古建筑法海寺发生火..
 ·浙江慈溪新增6处省级文保单位..
 ·浙江湖州市:27处文保单位入..
 ·北京:为杜绝烟花引火灾 文物..
 ·日本熊本城50年修复一小半
 ·南昌23个文物冲刺“国保”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