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国家级文保单位 >> 正文
宁波它山堰
来源:中国城市吧  日期:2011-7-20

它山堰

    它山堰是中国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唐代大和七年(公

    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可与四川都江堰相媲美。

    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坝顶长42丈,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坝体中空,用大木梁为支架。这座坝平时可以下挡咸潮,上蓄溪水,供鄞西平原七乡数千顷农田灌溉,并通过南塘河供宁波城使用。为防止洪水涌入城市。以后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至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都对工程进行维修。

    明代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加高堰(坝)顶1尺,清代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曾进行较大修治。公元1914年清理堰上淤积,使水道通畅。

    目前所见它山堰顶长134.4米,堰顶宽4.8米。皆用长2至3米、阔0.2至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36石级。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它山堰历经千余年风雨,饱经沧桑,堰体至今基本完好,仍发挥着阻咸蓄淡排涝引灌的功能。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阅读:

处处可见整修痕迹 龙门百年饱经沧桑

广东阳春惊现"达摩"岩画像 当选"十大新发现"

海口府城传统建筑街区与南洋骑楼齐名 亟待抢救

羊楼洞:尘封的砖茶古镇

编辑:张晓艳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陈公祠阁楼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遵义县尚嵇场镇中心。阁楼为清道..
窑址在黄避岙东塔村陈岙黄大山脚,两窑并列,窑头朝西,面临象山港,窑..
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城县洪门镇洪门岭。 万历二十九年(1601),洪门..
北朝至五代,户部山南坡一带。窑址深埋地下5.7-7.1米。1996年,因城市建设..
 ·拉萨大昭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海口:五公祠元宵节免费开放 ..
 ·福州千年古建筑法海寺发生火..
 ·浙江慈溪新增6处省级文保单位..
 ·浙江湖州市:27处文保单位入..
 ·北京:为杜绝烟花引火灾 文物..
 ·日本熊本城50年修复一小半
 ·南昌23个文物冲刺“国保”9个..
 ·合肥投资700万修葺卫立煌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