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腾格里沙漠苍茫无边、寒风凛冽,矗立于沙漠边缘的明代永泰古城万籁俱寂。这座古城位于甘肃景泰县境内,四周被沙漠和戈壁包围。
近日的一个傍晚,中新社记者抵达这里。行走在古城内的村落,低矮的土坯房尽显贫瘠,村道没有人,也没有声音,偶有几声远处传来的狗吠,不时扬起的风沙总是遮蔽视线。
在离城门不远的板房里,63岁的张耀宾正对这座古城进行微缩“复原”,桌上凌乱地摆放着图纸、尺子、锯子等工具,除几根木条外,地上几乎被木屑铺满。老人工作的屋子没有火炉,寒冷至极,每说一句话都能看到哈气。
老人面前三合板展台上陈列着大小不等的城楼、四合院、庙宇和戏台等古建模型。“这是灯仙阁,那是大戏台,戏台下街是菩萨阁,北城门上面是祖神阁……我已将古城内所有古刹古庙制作出来,就剩城墙部分了。”老人的手冻得通红,他一面演示,一面向记者讲述永泰古城400余年的历史变迁。
永泰古城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城墙上有12座炮台、4座城楼,城下有瓮城和护城河,城南北两侧分别指向兰州和长城方向建有的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堪称中国古代军事要塞教科书式的典范之作,因城堡形似金龟,故名永泰龟城。
在老人的记忆里,儿时的古城建筑尚好,后因自然环境恶化和人为破坏,昔日辉煌的古城,如今已成残垣断壁。记者来到古城时,“嗖嗖”而过的风沙使其更显苍凉和衰败,城墙角落尽是堆积的沙粒。
张耀宾制作的“古城”,其城墙、庙宇、楼阁等都按不同比例进行了“复原”。老人说,古城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被毁时,他曾偷偷摘抄了一块匾文,上面记载着古城建造的一些细节,因此模型布局均是完全仿照古城原貌。
老人“复原”古城始于2009年。那一年,他刚刚退休,为方便在“原址”对古城微缩“复原”,他跑到城内,搭建了两间板房,当时并不懂木工的老人便开始了漫漫“复原”路。“我用木头‘复原’古城,想恢复古城的历史英姿,将这段历史记载下来。”
3年下来,盖房、买材料等已花去老人近4万元人民币,而他每月的退休金却只有2000元。去年年底,老人动了一次肿瘤手术,身体健康开始不如以往,如今,他每天只能工作不到5个小时,他开始急于“复原”古城,因为“要尽快给子孙一个交代”。
不过,令老人欣慰的是,明年4月模型即可完工。“古城的东西就要留在古城,等模型做好了,我要把它永远留在永泰古城里,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
推荐阅读:
原生态大圩古镇 守望不老传奇
四川十大古镇之上里古镇
千灯古镇如昆曲一般柔美撩人
1.59亿还原沙湾古镇 元旦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