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就对“千灯”这个名字产生了兴趣,莫非真有千盏灯?当然不是,原来从前吴淞江畔有土墩999个,而第1000个土墩在昆山南面30里,这里就被叫做“千墩”,后来至于怎么变成“千灯”也无法详查,我们如今反而觉得“灯”字更有韵味了。久而久之,“金千灯”的名声便传遍了江南。旧房檐、断墙垣、静流水,都在诉说着千灯镇的故事。
1、石板街
千灯古镇的石板街,南北贯穿古镇,并连接各支路,呈蜈蚣形。全长1.5公里,主干街道长800米,由2072块长条形花岗岩铺设而成。石板下面设有既宽又深的下水道,与古镇各处的河埠、河滩相连通。因此,即使下滂沱大雨,石板街上从不积水,转晴即干,让古建筑专家也惊叹不已。

2、古河埠
千灯古镇的古河埠约有二百多个。它的构筑真可谓千姿百态。镇市中心有宽大的公有码头,专供大船装卸货物。除此以外,还有特色河埠和大量的独家河滩。有的缩在石驳岸内呈凹式河滩,有的设在楼下,在石框内装木栅门或水榭门封闭。这些河埠,与古镇的贸易和居民的生活关系密切,是千年古镇繁荣昌盛的见证。
3、听昆曲
镇上的南大街最闪光的莫过于昆曲的创始者———顾坚的纪念馆,随着“百戏之祖”昆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该戏曲的创始人顾坚也开始为世人熟知。此外,顾坚纪念馆底楼还布置有昆曲小舞台,宜品茗、宜演奏昆曲、宜演奏江南丝竹、宜演奏苏州评弹。
4、顾炎武故居
千灯人最能引以为豪的也许就是这里的有顾炎武的故居和墓冢。走进顾炎武故居,看看旁边顾园里亭台楼阁的精巧,很为顾家的气派感慨。顾炎武绝对是大雅之士,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5、典当里
北大街上坐落着一群古老的明清建筑,四进“亚”字形的走马楼,人称“典当里”,是明代徽商余氏家族留下的,堪称“中国第一当”的余氏典当行。
推荐阅读:
敦煌清剿文物古建筑火患
古典家具中的抱肩榫与霸王枨
济南闹市考古发现明代王府大院
国家级贫困县文物盗挖猖獗 保护经费年仅5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