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甘肃阴平古道
来源:兰州晚报  日期:2011-12-16

甘肃阴平古道

甘肃阴平古道

    甘肃文县古称阴平。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邓士载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说的是魏军大将邓艾偷渡阴平,借机灭蜀的历史故事。这一次载入史册的军事行动,在文化层面上却极大提高了阴平的知名度。

    现在的阴平古道上,还有许多邓艾留下的遗迹:磨刀石、印合山、鞋土山、落衣沟……

    走进阴平,我们在追寻金戈铁马、烽火狼烟的同时,也去追寻一段段传奇的故事。

    偷渡阴平灭蜀汉

    偷渡阴平,是三国末期,曹魏灭蜀汉之战中的一次决定性的军事行动。

    邓艾,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幼年丧父,与母相依为命,四处流浪奔波。12岁时母子二人流落到颍川,看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便改名为范,字士则。后来得知本宗族内有与其名相同者,又改名为艾,字士载。长大后因口吃,朝廷不允许当干佐,仅为稻田守丛草吏。因偶然之机接触到了魏太尉司马宣王(司马懿),宣王对他的才干非常欣赏,便被提拔为尚书郎,之后让其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此后,他在与蜀汉的多次交兵中因克敌有方、指挥得当、屡建奇功,故职位不断得到升迁,累迁至征西将军。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他在曹魏伐蜀的重大军事行动中,重挫蜀汉大将军姜维,巧渡阴平,一举灭掉蜀汉割据政权,使当时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迅速解体。

    据史料记载,钟会所指挥的东路魏军是主力,虽然占据了汉中一带,但被大将军姜维所率蜀汉军阻拦在险要之地剑阁,无法前进。魏军西路统帅邓艾在攻占沓中后,向钟会建议说:“如果从阴平偷越,直向涪城,剑阁守敌必定会救涪城,大军即可乘势前进;如果剑阁守敌不撤,涪城空虚,定能攻下。”钟会接受这一建议,令邓艾实施。

    阴平与剑阁相隔百余里,是氐羌民族居住区,崇山峻岭,很难行走,蜀汉军根本没有设防。邓艾从沓中出发,通过了阴平小道,直扑涪城。涪城守将马邈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不战而降。魏军从此迅速连下涪城、绵竹,逼近成都,刘禅投降,蜀汉亡。

    有研究者认为,邓艾此次奇谋的成功不但使蜀汉如期灭亡,还对晋日后灭吴打下了坚实基础。占据蜀则可以顺江直下,威胁长江下游。“蜀地之甲,乘船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这是对当时战事的最好描述。由于中外驰名的阴平古道是甘肃南部进入四川的一条捷径,中间有摩天岭苍茫横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要道。

    古道遗址今安在

    据诸多史书记载和有关专家实地考察:阴平古道遗址自今甘肃省文县鸪衣坝至江油关今四川平武南坝乡。文县鸪衣坝,距文县县城5公里,是三国阴平郡治地所在地,是甘肃从阴平遗址开始进入四川的一条非常近的羊肠小路,也是古今公认的“山高如云表,玄鹤尚怯飞”的险路,阴平古道是根据阴平郡名而得名的。

    据文县文化局研究人员介绍,从甘肃进入四川的古道,以甘肃天水为起点,经甘肃礼县、宕昌、武都至文县,从文县分出两条路,一条从文县循白龙江至碧口入川,进入青川县境而后至平武;另一条是从文县东南经丹堡、刘家坪翻越摩天岭入川直达平武。从平武经江油至绵阳,这条古道与金牛古道合二为一,通往成都;而从甘入川的古道,因古时文县称阴平,南北朝时,氐族首领又在此建过阴平国,因此被称为阴平古道。

    据文县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都,即今甘肃文县的鸪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经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全长265公里。“阴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险要崎岖之路,历代除了当地农民行走之外,就只有必要的战争需要才用此道。”文县旅游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明初大将傅友德曾带兵路过此道;红军长征时曾走过此路,后来解放军进川时也曾走过此道。

    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摩天岭顶上曾建有孔明庙。据《龙安府志》记载:“摩天岭今有孔明碑,字迹磨灭不可识。”而在《三国演义》第117回中也有相关的记载。“邓艾、邓忠并二千军及开山壮士,皆到了摩天岭。方才整顿衣甲器械而行,忽见道旁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诸葛亮题’。其文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

    暗度陈仓邓邓桥

    在阴平古道上,现在还存有很多古战场的遗址。而三国中的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从礼县出发,沿着阴平古道进入宕昌境内。宕昌有一座古城遗址,坐落在今宕昌县城西侧岷江畔的一个土台上,这里曾是古宕昌国的都城。

    花石峡是甘川道上第一道险要关口,也是阴平古道的咽喉,古时在此有花石关,多置重兵防守。花石峡有大、小之分,大花石峡自北峡口起,向南止于岷江汇入白龙江的两河口,全长25公里。小花石峡是大花石峡的一段,也是最险要的一段,长约2.5公里。公元263年,魏将邓艾与其子邓忠率部从临洮南下踏上阴平道入蜀,至花石峡为岷江所阻。邓艾令兵士在崖上修栈道,并在花石峡口以西岸岩石为墩,修造桥梁,从而渡过岷江,出花石峡,过武都,偷渡阴平,翻越摩天岭,沿着阴平道直取成都。因为桥是邓艾父子主持建造,后人便称其为邓邓桥。

    邓邓桥长22米,为伸臂木桥梁,经过多次重修,结构始终未变。直至1965年,才改为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梁。今天,在邓邓桥附近的悬崖绝壁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当年邓艾父子指挥修建的古栈道石孔及木桩遗迹。

    栈道古桥

    在陇南文县境内,有许多古战场遗址。险崖坝栈道就是其中一个最为著名的古栈道。

    据文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险崖坝栈道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古栈道,它在武都县城东20公里,西起笼幢沟,东至固水村,全长达两公里,是阴平道上三大古栈道(邓邓桥、险崖、阴平)之一。相传这段古栈道为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姜维建造,后代不断修整,直到1953年从武都改道至文县的甘川公路通车之前,始终是从武都经文县入川的必经之途。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栈道遗址,凌空架设于悬崖之上。栈道依山势而变化,结构多样,险峻异常。最险要的一段为“天柱式”结构,有300多米的悬崖因无法立柱或斜撑,仅在崖石中凿洞插入横梁,铺设木板而成,人行其上震颤不已。这条栈道一直是古代往来于阴平古道上的行旅客商最畏惧的路段,也是阴平古道上历史人文与自然风光相融合、最为险峻壮观的旅游景点之一。

    阴平桥位于文县东30公里处,横跨在两座对峙的山头之上。玉垒关就坐落在阴平桥头,桥下是万丈深谷,桥头是险关要隘,因而在历史上被称为“陇蜀咽喉”,其险要与四川的剑门关齐名。当初,魏将邓艾所以弃阴平正道不走,而是沿着艰险的山路翻越被视为鬼门关的摩天岭,就因为姜维早就派重兵把守着被称为“天险”的阴平桥和玉垒关。

    在阴平桥和玉垒关遗址,一座现代化的公路吊桥,像一道长虹横卧在古阴平桥的旧址上。这座新建的公路大桥为双链式悬索吊桥,全长218米、跨度180米,离水的高度50多米。由于此桥,昔日的阴平古道,已经变成了入蜀的坦途。

推荐阅读:

休宁为千年古镇铺“安全防护网”

海会双塔

窑掌月院古寺群

三步两爿桥

编辑:菩提树
清水蜿蜒前行,河岸垂柳依依,石道曲径通幽,白玉石栏杆矗立,两岸是明清..
江苏江阴长泾镇位于长江三角洲苏、锡、常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北依长江..
位于济宁任城区南张镇凤台村,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文化..
方山风景区位于泸州市纳溪区境内,距县城25公里,离泸州市区16公里,面积..
当今世界有许多充满活力的大都市,例如东京、芝加哥、纽约和迪拜,但早在几..
古镇位于宁波宁海县城西南14千米处,是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
 ·山东济南民间古建筑壁画寻踪..
 ·拉萨大昭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海口:五公祠元宵节免费开放 ..
 ·福州千年古建筑法海寺发生火..
 ·浙江慈溪新增6处省级文保单位..
 ·浙江湖州市:27处文保单位入..
 ·北京:为杜绝烟花引火灾 文物..
 ·日本熊本城50年修复一小半
 ·南昌23个文物冲刺“国保”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