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姚古镇在大力保护人文景观,修缮古建筑的同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以民俗、民风和民歌等为主体的民间文艺,发展壮大古镇的文化产业,有力拉动了古镇旅游的发展。
这只是广西建设特色名镇名村的一个缩影。
为促进我区镇村经济发展,去年底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特色名镇名村发展的意见》,提出用约3年时间打造60个左右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发展势头好、潜力大的名镇名村,使其在3-5年内实现年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番,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配套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超过全区平均指标水平,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特色名镇名村是指在工贸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旅游产业发展、文化特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在全区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的镇或者村,包括特色工贸强镇名村、生态(农业)名镇(村)、旅游名镇(村)、文化名镇(村)等类型。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严世明说,特色名镇名村“特色”在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聚,是名镇名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黄姚古镇是今年我区打造的特色文化名镇。
昭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黄剑锋介绍,为丰富古镇文化内涵,他们正规划建设一个古镇博物馆,对黄姚的历史文化进行收集整理,以有效保护和整合利用镇内古文物、古镇文化资源。同时,规划建设黄姚古镇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将摄影、写生、书法、影视等艺术创作者集中起来,形成艺术创作集聚区。
黄姚古镇大力打造地方的饮食文化,如今包括黄姚豆鼓、黄姚辣椒酱、黄精酒、话梅等在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已享誉全国,并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在距离黄姚古镇仅百公里的平乐县桥亭乡大塘口村,农民也感受到了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工程带来的深刻而实在的变化。
今年大塘口村被列入自治区特色生态农业型名村建设后,按照统一规划,大力发展以月柿等农产品为主的种植业和加工业,一方面,扩大种植规模,规划建设2000亩现代化标准月柿示范园特色生态农业项目和农产品交易中心、村庄生猪养殖规模场等产业发展配套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实行标准化建设,建设月柿特色农产品加工园项目,运用“企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一体化运作模式,提高月柿加工企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网络化销售水平。
今天大塘口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月柿生产、加工专业村,全村月柿种植面积达265亩,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和东盟各国,人均纯收入约2万多元。
如今在广西,像黄姚、大塘口一样靠发展特色产业富起来的镇村,并不罕见。
今年以来,我区先期建设的34个特色名镇名村,通过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整治村屯环境等措施,有效推动了镇村经济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已经成为我区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亮点。
为推进工程顺利实施,我区编制了镇村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壮大原有特色优势产业。我区还将名镇名村建设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土整治、绿满八桂活动等重大项目相结合,积极整合各类建设资金和项目。同时建立了区、市、县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多对一”帮扶体系,从技术、资金和设施设备等方面加大对名镇名村的投入。截至10月底,全区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完成投资2.7亿元。
为强化政策支撑,我区不仅在土地指标倾斜、城市建设配套费返还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还将符合条件的6个名镇纳入自治区扩权强镇试点范围。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安排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推荐阅读:
网店卖古宅 清代古祠堂成商品
千年保国寺大殿总体健康良好
傣族故宫——南甸土司府
圆明园:责问不断 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