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有关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颇为引人注目。圆明园官方称可有选择恢复部分建筑,但西洋楼等建筑不重建。(11月18日《京华时报》)
对于圆明园的复建,“修”“存”之争持续多年,“废墟派”称重建劳民伤财,“重建派”则称重建可恢复民族荣光。按照圆明园管理处的意思,“复建”这个概念,是指在原建筑荡然无存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原貌,重新建构一个形神兼备的“赝品”,而且也要作为文物来保护。我不知,花巨资“复建”“赝品”,究竟是为了重现昨日辉煌,还是展现今日繁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今日之繁荣,是难以重现昨日之辉煌的。因此,我总是“居心不良”地觉得,对于某些人来说,展现今日要比重现昨日更为主要,更为心切。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货真价实的圆明园是封建帝王的“享乐工程”,而形神兼备的“赝品”则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形象工程”。
一个断壁残垣的圆明园“立”在那里,将永远是国人心中的痛;一个金碧辉煌的“赝品”“呈现”在眼前,我们更多会感慨古人与今人巧夺天工的本事,并以国运昌盛为自豪———那么,是要用繁荣抹去我们心中永远的耻辱和疼痛,还是要用那一片残破与悲凉来警示现在的繁荣,永远保持一种“盛时要做衰时想,上场要想下半场”的危机意识?笔者以为,没有一点居安思危的意识,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难免“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
当年,清朝皇帝在修建圆明园时,心里定然有着一种大清帝国繁荣昌盛、穷用不尽的骄负,何曾会有方盛虑衰之意?修建圆明园那150年,恰恰是西方工业发展、帝国主义大步前进的时期。横向比较,大清帝王沉浸陶醉在“盛世”之中时,中国正一步步落后于世界。透视历史深处,纵观中西发展,圆明园在修建之初,似乎已经注定了最终会沦为一片废墟。
历史的狼烟已经远去,伤口一天天愈合,疼痛被逐步淡忘,圆明园以史为鉴的政治意义正越来越多地被艺术成就所替代,被恢复民族荣光所替代。不可否认,圆明园是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和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是难得的“艺术瑰宝”,其艺术成就足以让国人扬眉吐气。但圆明园在政治上是无数人民血汗的累积,是国人耻辱的象征,绝对谈不上民族的荣光,而是一块历史的伤疤。依我之见,保持圆明园一片废墟的历史风貌之历史意义,就在于真实地展示骄奢淫逸的可悲下场,断壁残垣的圆明园才可以担当历史的见证人。所以,复建圆明园还不如“无为”,维持原貌,多做一些保护、考古、文物收集的工作,这样既尊重了历史,又是对后人负责,也才是最大的作为。
推荐阅读:
莫枫:复原圆明园 格格站门口
舒圣祥:圆明园不是普通风景区
杨于泽:重建圆明园恰恰是文化不自信
薛红伟:雷峰塔的倒掉与圆明园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