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藏民居的雕梁画栋——记悬桥巷47号方嘉谟故居
来源:苏州日报 日期:2010-6-18
悬桥巷47号前三进院落由门厅、花厅和楼厅组成,之后的第四进楼厅原为西花园的一部分。其建筑特点为前半部分为典型的中式院落,后半部分为中西混合式,并且建造技术和方法与传统的《营造法原》略有不同,是研究清末民初建筑特色的优秀样本。
敲开一扇扇小门,精彩的雕梁画栋便呈现在眼前。从大门进去便是门厅。门厅为三开间的穿斗式建筑,其高度较矮小、体量较小不张扬,有着典型的苏州民居特点,体现苏州本地人的内敛。其后有一小天井,穿过便是花厅。花厅也为三开间扁作梁,雕刻比较精美,有木鼓礅疑似明代建筑的遗构。屋内有船篷轩,屋顶坡度较缓,梁架为抬梁式,保存完整,有梁垫但较小,有荷花墩,山尖有山雾云为装饰等。等级相当高,当年应非一般人所能使用。第三进的楼厅的天井处原有乾隆时的门楼,但已经毁于动乱,现仅存遗迹。天井中曾有大桂花二棵,寓意着“双贵”,现已不存。楼厅也为三开间结构,有贡式轩廊,其轩下的花几也比较特殊,为扁长形带云纹的。并在其梁架上明显还能看出当年这个楼厅是个官帽楼厅。可惜的是花窗已经在多次的改造中被人换走,如今已不可寻了。
现在的第四进楼厅是方氏所开西医馆的病房部,应该归入西花园的部分。在第三进楼厅后面有一砖额,其形制如花园的入口,也许以前在字额下还有一个精美的圆洞门。字额为“积善余庆”篆体字,落款为“黈斋”,据说系叶圣陶的国文老师所题。此处楼厅为中西混合式建筑,其雨挞板被水泥所代替,并且在水泥表面还进行了装饰。但其门窗都为中国古典式样,在裙板等处皆有雕刻的花板。建筑内更是雕梁画栋,在其梁架上都有形态不一的花纹装饰,有团喜、团福和如意草等纹样。在其左右二边贴上,还有砖细门洞,配合门洞的还有字额和轩廊下梁架的雕花,轩下的梁架雕花图案是连理牡丹寓意“富贵不断”。其通往二楼的楼梯也是雕刻精美,在其护拦的栏杆上都刻有竹节花纹,寓意“节节高升”,并且在二栏杆中间还有小花牙子做装饰。在楼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方家医馆的住院部房间门牌,依稀可见当年医馆的繁荣。
随着岁月的流逝,方嘉谟故居及医馆配套建筑渐渐被人们淡忘,问起方嘉谟的生平也知者甚少。但其遗留下来的建筑至今仍被人们所使用,虽然有些凌乱、有些斑驳,甚至被部分改造,仍宛如染尘的夜明珠,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推荐阅读:
南澳一号:出水自打捞以来最大青花瓷器
对“曹操墓”下结论是不是太匆忙了
走进溪口蒋介石故居
华松古堡 分页:[1] [2]
编辑:毛怡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