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我市考古部门获悉,西湖镇最近就出现了一处古窑址。据考古专家初步推测,可能是六朝砖窑。该窑址的发掘,为研究扬州城垣史及窑业烧造技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西湖镇发现一古窑址
最近,西湖镇老百姓发现一处古遗迹,不知道是古代城址还是砖室墓,考古人员随即赶至现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在挖掘的剖面,发现有一些散落的窑砖。经详细勘探,考古人员确认其应为一古代窑址。
经过半个多月的仔细发掘,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古窑址,长度约六七米。整个遗址上部分大,下面小;窑门砖砌得非常整齐。紧挨着窑门的是燃烧室——烧制砖头的场所,虽然有破损,但残留的窑壁烧痕犹在;再往上,则是储存成品的地方;窑底则存贮沉积物。
初步推测是六朝砖窑
近年来,经我市考古部门抢救性考古发掘,不同时代的墓葬、城址陆续重现天日,但古窑址非常罕见。
古代造砖实施“实名责任制”,铭文清楚地显示了造砖的监督官吏、工匠、窑匠等人的姓名。可惜,因没找到完整的模刻铭文城墙砖,尽管出土了这一古窑址,却仍有很多暂时无法解开的疑团。
例如,我市考古人员春节前后在宋夹城考古发掘时,也在城墙和城门遗址处发现了不少铭文砖。根据上面的铭文可以推测,当年宋夹城是有计划建筑的,因城砖的需求量很大,除了一部分是扬州制造的外,还有一些是扬州周边地区烧制后运来的。此次发现的古窑址,距离宋夹城并不是很远,当年这里是不是也向宋夹城供应城砖呢?对于这一疑问,考古人员表示,还需要更多的实物进行考证。
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束家平分析认为,根据发现的零星、残破的砖块尺寸,初步推算出这里可能是六朝时期的砖窑。但是,它到底是当时的老百姓为了砌房搭建的砖窑,还是用于烧制城砖的官用砖窑,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该窑址的发掘,对研究扬州城垣史及窑业烧造技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0年前曾发现六朝砖
昨晚,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听说这一发现后,惊喜地说:10年前,他和扬大教授寻访扬州八怪之一罗聘墓葬时,就在此次发现六朝砖窑的地方,看到了一些农民房屋上有古代砖块,其侧面有波浪形的花纹。因为砖块的尺寸、花纹有明显的朝代特征,扬大教授一眼就认出是六朝时期的。据了解,那些是当地农民在开垦土地时发现的古代砖室墓的砖块,后搬回家用于砌房屋或搭建其他建筑。
韦明铧称,当时他们觉得诧异,这些六朝的砖块到底出自哪个窑?如今发现了六朝砖窑,正好得以佐证。
推荐阅读:
上海“宅男”行万里收藏百年古宅
建德给千余处农村历史建筑安上护身符
儋州新发现宋代陈中孚知县墓等181处文物点
城市何以安放不下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