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沪昆铁路考古队在盘县发现一处战国至西汉时期遗址,诸多重要遗物信息对贵州省夜郎历史文化具有意义,对探讨滇东黔西青铜文化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遗址位于盘县特区红果镇下沙陀村南一座兀起平畴的独山上,山名冠上,昔为庙宇,今为沙陀小学所在。
今年5月,结合此前的文物线索,在沪昆铁路沿线考古调查的间隙,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对沙陀坝子进行了踏勘,并在冠上东坡采集到大量陶片,在四面山脚亦采集到零星陶片。
从出土遗物、遗址分布状况,结合早期的相关发现,考古者初步推断该遗址的年代应在战国至西汉时期。
这一时期,或因战事频发之故,出于防御所需,黔西南一隅的遗址多分布在山巅。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发现约30处,集中分布在普安、兴义、安龙一带,而盘县在地理上与之连为一体。冠上遗址及其周边的相关发现,因此应为该整体中的一部分。
“这是盘县境内首次发现战国秦汉遗址,不仅使多年前的相关发现得到合理解释,且拓展了黔西南山巅遗址的分布空间,由于其地更近曲靖,因而对探讨滇东黔西青铜文化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李飞说。
推荐阅读:
仡佬族古先民“丹砂文化”线路
秘鲁发现1150年前陪葬儿童木乃伊(组图)
山东:三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首
河南:开封双龙巷龙头被擅自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