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网兰州10月26日电据甘肃日报报道:记者25日从清水县文物局获悉,由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甘肃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等5家单位组成的秦文化考察组从清水县古城塬遗址挖掘出土的上万件文物中发现,该遗址属魏晋时期古城遗址。
专家认定,在甘肃省尚未发现魏晋时期较为完整的古城遗址,并称,这一发现为研究魏晋时期社会状况、经济发展、人文环境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依据。
清水县古城塬遗址位于清水县城西1公里处的牛头河北岸,属李崖遗址中的一部分,面积14万平方米。据介绍,今年7月,秦文化考察组开始对该遗址进行发掘。考古人员先从遗址内布了5米见方的数十个探方,开始往下挖。经过3个月的发掘,发掘面积近千平方米,发掘墓葬7座、灰坑100余处,解剖城墙遗址20余米,出土陶器、砖、瓦等标本1万余件。近日,经北京大学考古专家、专门研究魏晋文化的倪润教授在清水对出土实物进行为期一周的鉴定,并通过专家学者考证研究,一致确定该遗址是清水县魏晋时期的古城遗址。
清水县文物局局长全永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经专家考证,该遗址面积大,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水源充足,适宜人类居住。地表遗存大量陶片及近现代瓷片,断崖上暴露有灰坑、红烧土及城墙夯土层。
据了解,清水县属文物大县,清水博物馆馆藏文物6000余件,其中级别以上文物400余件,历史遗址、遗存星罗棋布。1982年古城塬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史学价值重大,2009年,经省文物局申报,目前该遗址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阅读:
兰新铁路考古发现魏晋南北朝文物
天柱发现一座明代古城遗址
安庆市大观亭小学发现辛亥革命纪念碑
济南市发现50余处墓葬出土千年唐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