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江头未晚时,好风无限满轻衣。寒蝉噪月成番起,野鸭掠沙作对飞。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鱼艇隔湾归。此间好像皆新得,须信诗情不可违。” 这无比空灵清新的佳作,由衷的情意,正是当年安仁镇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

悠闲的安仁古镇
安仁被称为“千年第一镇”,其老公馆群落以及建筑的独具特色,堪称中国第一。每个公馆的背后都有神秘在暗暗滋长,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安仁不大,安安静静坐落在成都大邑县城东南10公里处。上午9点,炊烟袅袅,老镇上有汽车的鸣笛,在一阵轻风薄雾中,这个有着“千年第一镇”称誉的古镇,渐渐显出了轮廓。
安仁镇历史悠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 而名之。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未民初时期,尤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在安仁老街上悠闲游走,觉得安静得有些苍凉。路两旁古老房子上的精细木雕,古街上林立的公馆建筑,依然让人们唤起对当年鼎盛年代的怀想。

安仁古镇
安仁现在还保存有闻名天下的地主庄园,七彩斑斓的20余处公馆建筑群,西南规模最大、最西化的安仁中学,还有昔日的民间法庭袍哥楼等古建筑群。走进古镇,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里似乎都含着一种古老气息,在那些青石板路和青瓦间,在错落有致的房梁飞檐中,充满着往日岁月的留影。
不过,安仁的历史是躲在老公馆的铁门后面,安仁的文化是沉淀在老公馆窗台下的绿茵里的。在几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当年公馆区的真正模样,当年住公馆的人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只能依稀从一些文学作品中看到那种奢华生活的影子。
安仁公馆建筑群

安仁公馆
“看古镇安仁,知百年风云。”安仁镇在近现代是“以武崛兴”之镇,形成公馆建筑40余处,现保存比较完好的有二十多处。一个镇能有如此众多的公馆建筑,这在全国都极为少见。尤其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部分公馆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川西民居建筑发展变化的历程。安仁公馆建筑群以及建筑的独具特色,是古镇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西合璧的公馆建筑,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街道,前店后居的连排铺面,反映民族存亡的抗战文物,各具特色的“文革”艺术品,以及大型泥塑《收租院》等景点和文物,都在向人们细细地诉说着那已消逝的岁月。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