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解密金陵大报恩寺重建六大悬疑
来源:周末报报道  作者:周益  日期:2007-1-16
    一座我国惟一被史料记载的琉璃宝塔,因为美丽和荣耀,被世人称作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一座南京最古老的皇家寺庙,历经沧桑,见证了数代王朝的兴衰荣辱。

    金陵大报恩寺塔;金陵大报恩寺。

    它们是一段谜一般的历史,只能从一个地名、一口古井、一个斑驳的石龟上来揣摩、追思;它们又是一项即将付诸实施的政府工程,专家们反复地考证规划,画出了一幅幅蓝图……

    2006年年底,金陵大报恩寺及琉璃宝塔的重建再一次被列入南京市明年的重大建设项目,这个预计投资10亿人民币的工程,世人为之瞩目。

    金陵大报恩寺究竟因何而建、经历过多少次的劫难,最后又如何毁灭?奢华的背后,究竟具有多少艺术价值,究竟拥有多少奇珍异宝?而重建究竟会用什么样的方式,重建究竟能恢复多少“原汁原味”,如何在重建的同时保持历史原貌?乃至明朝三任帝朱棣生母到底是谁?……这一个又一个的谜团接踵而至,在这个世界奇观的即将重建之际,周末报记者将带你重新回味那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解开其中的一个个谜团。

    南朝四百八十寺起源 

    南京,大雾。即使是午后的阳光,也撕不破笼罩在秦淮河上的迷雾。

    出中华门,经长干桥过秦淮河,到南京晨光机器厂(原金陵机器局),是一片低矮楼房连绵而成的居民区,不见大报恩寺。

    南京晨光厂的大门口立着一块路牌,“三藏殿后街”。

    沿着路牌所指往北,一头钻进那片居民区,蓝底白字的门牌上写着、“北山门”、“宝塔根”、“宝塔山”……“这里就是大报恩寺。”几个站在墙边享受午后阳光的老人很肯定地告诉记者。

    在老人们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口“北宝塔根古井”边上。“这口井以前作用很大,周围居民喝水都靠它。”张姓老人一边说,一边伸展开双臂向记者比划着当年这口古井滋养的范围,而关于大报恩寺渊源,他们却表示自己的年龄还不足以解释那段历史。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汪永平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开始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研究,距今已有20多年了。

    “这里是南朝寺庙的发祥地。”汪永平对包括大报恩寺在内的南京城南地区情有独钟,“贯穿城市东西的秦淮河从孙吴以来就是居民密集、商业繁荣的菁华所在。”

    从孙吴建都开始,南京经历了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等十个朝代,故称“十朝都会”,金陵大报恩寺也伴随南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根据史料记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起源就是金陵大报恩寺。金陵大报恩寺的历史从孙吴开始。原址曾是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该寺历东晋、南朝、隋唐,一直延用。南唐时期,寺址一度沦为军营庐舍。北宋时再度复兴,端拱元年(988年),僧可政于终南山得唐三藏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在长干寺建塔瘗藏。宋天禧元年(1017年),长干寺改称天禧寺,寺塔易名“圣感”。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诏改天禧寺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明朝建立后,该寺复称天禧寺。到明代初年,该寺的历史已达千年。

    金陵大报恩寺塔构件

    “金陵大报恩寺塔是目前国内惟一有史料记载的琉璃宝塔,其建筑艺术成就被誉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汪永平介绍说,“明清时代,一些欧州商人、游客和传教士相继来到南京,口碑相传,西方很多人都知道‘南京瓷塔’,将它与罗马大剧场、亚历山大古城、比萨斜塔相媲美,称之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汪永平对金陵大报恩寺塔的研究来自他对明代琉璃的偏好,同时也成就了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明代建筑琉璃》。

    汪永平告诉记者,1958年,南京出土了很多五彩琉璃构件。因为发现将其砸碎和泥后,做出来的砖头耐高温,非常符合建造大炼钢铁的“小高炉”的需要,于是大量构件都被送进了粉碎机。当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时,满山遍野,到处都是琉璃构件和残片。一年之后,他们清理出3座残窑,开挖了3条探沟。在3号探沟,考古人员先后两次发现了一批五彩琉璃构件,和普通的琉璃瓦不同的是,它们不但多为宝塔部件,而且龙纹、佛教图样兼而有之。有的上面还编号并注明层数。

    “发掘出的部分构件,后来被复原成一件琉璃拱门,现存于南博。”数十年后,汪永平参与了琉璃拱门的复原,“那是明永乐年间的作品。拱门的位置应该在一座琉璃塔三层或四层,加上其他史料的对照,我们认定这些就是大报恩寺塔的五彩琉璃构件。”

    谜底并未就此解开,汪永平介绍说,据明末张岱《陶庵梦忆》、清代张尚瑷《石里杂识》所载,当年建造大报恩寺塔时,共烧制了三套完整的塔身构件,以供日后维修时更换。其中一套用于建塔,另两套则编上字号埋入地下,若塔上损坏一块,只要将字号报告工部,就可将备件取出,对号补砌,天衣无缝。可是史料记载中的那两套构件,究竟埋藏于何处?由于年代久远,确切地点如今仍是个谜。

    但这个观点也被学界质疑过。当年参与考古发掘工作并复原琉璃拱门的南博老专家张征祥曾大胆推测,大报恩寺塔构件可能并无备件。据张征祥透露:“当年复原的那座琉璃拱门并不是按照上面的编号拼接的,而是依照纹样复原的。”所以编号之说可以推翻。此外,张征祥还透露,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大报恩寺塔曾遭雷击破坏,当时寺里的住持命令全寺僧人按照传说将大报恩寺挖了个遍,希望找到备件补上,但是一无所获。而且,备件规模太大不现实。张征祥还表示,三套论只出现在《陶庵梦忆》中,正史没有相关记录,所以并不可信。

    朱棣重修大报恩寺

    不过,光一个复原的拱门,已经让汪永平等专家赞叹不已,那九级五色琉璃塔该是如何夺目,而整个金陵大报恩寺又该如何的奢华?

    据汪永平介绍,1412年,已经夺过侄子皇位十年的朱棣下令重建大报恩寺,同时要求“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以防潮、杀虫。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

    汪永平告诉记者,整个工程历时16年(另一说为19年),动用军夫工匠达10万人,仅建塔一项费用,耗银就达248.548万两,连郑和下西洋剩下的100多万两也搭了进去。

    最让人惊叹的则是那座琉璃塔。据史料记载,该塔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刹顶镶嵌金银珠宝。角梁下悬挂风铃152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0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

    尽管当时朱棣已经解除内忧外患,明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但下如此血本造一个寺庙又是为何呢?

    在正史上,朱棣重建大报恩寺目的是为了报答老爹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养育之恩,但传说却有不同的解释:一说为纪念生母。传说朱棣的母亲是一个高丽(今朝鲜)美女。因为朱棣未足月就被生下来,所以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将她处以“铁裙”之刑,活活折磨而死。朱棣当上皇帝后,以借纪念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名义来兴建寺塔,其实是为了纪念他生身的母亲;另一说为纪念侄子朱允。朱棣皇位坐稳后,觉得愧对被自己杀死的侄子朱允。因为自己起兵造反后,朱允曾下过一道诏命,要求临阵诸将“毋使朕负杀叔父名”,正因有了此令,朱棣才能屡战屡败后依然东山再起,最后逼得侄儿葬身火海。为减轻自己的罪过,他诏令工部“造九级琉璃塔,额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毁灭

    在门牌号为“北山门6—1”的人家院中,记者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碑。住在这里的一个中年妇女告诉记者,石碑底下是一个大石龟(实为,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这是大报恩寺所剩不多的遗迹之一。

    “太平天国时候,韦昌辉大战石达开,炸掉了大报恩寺塔。”“不,是曾国藩炸掉的。”几个老人为大报恩寺塔的毁灭起了争议。

    不过,记者在翻阅史料时发现,这座闻名中外的琉璃塔自建成起就命运坎坷,几经劫难。最初在1566年2月18日,大雨倾盆,雷火自塔顶而下,将寺内一百多间殿阁烧为灰烬。1600年,由于宝塔的塔心木腐朽,致使塔顶歪斜。到了清初,宝塔又趋损坏,1661年、1700年都曾分别加以重新修建。1800年,塔再次遭到雷击,损坏严重,由内府拨款得以整修。

    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英军“康华丽”号军舰上签订,中国进入有史以来最黑暗和耻辱的年代,身在南京的大报恩寺塔也开始走向覆灭之路。先是入侵的英军,他们疯狂地剥取塔身的琉璃瓷砖,大量盗取塔内供奉的金佛。1842年9月30日,英国军舰满载着他们从大报恩寺塔上掠夺的文物扬长而去。虽然在僧人的抗议下,英方作出了一点赔偿,但连他们自己都承认“这笔钱远远低于实际损害的价值”。大报恩寺塔遭此重创,再也没有了往昔金碧辉煌的风采。

    然而,大报恩寺塔最终还是毁于内战,老人们的争议在史学界同样存在。

    一种说法是毁于1854年,清军占领雨花台后,为防止清军利用报恩寺塔居高临下的优势炮轰城里,太平军遂“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塔座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或认为是曾国藩下令炸毁的。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毁于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深恐大报恩寺塔被石达开用以充当攻城的炮垒,于是竟下令将这矗立南京城长达400多年的巨塔摧毁,琉璃塔和大报恩寺都被夷为平地。

    大报恩寺本来就位于城外,琉璃塔被炸毁以后,寺院日见衰败。1865年,江宁机器制造总局在大报恩寺遗址附近建造厂房,寺院遗址逐渐被蚕食瓜分,原本藏在大报恩寺的宝物也慢慢流失。

    金陵大报恩寺收藏

    南京毗卢寺,几个年轻的僧人正在寺庙的院落里做法事,梵音袅袅。

分页:[1] [2]

编辑:夏腊梅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恭城武庙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天成寺舍利塔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云南卧佛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