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新“国保”----“河南古代文化地标”
来源: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日期:2006-8-15
    1905年9月2日,年轻的光绪皇帝采用休克疗法“立停科举”,历经一千三四百年的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数百万在文庙中求学的秀才,扔下四书五经,走出明伦堂,开始寻找新天地。文庙和孔子被他们抛在了身后。 

    于是,文庙沉寂了下来,曾注定的命运开始歧义纷呈。郏县文庙改成了中学,洛阳河南府文庙先后改成中学和小学,抗战时曾被日军占为警备司令部。汝州文庙先是变成汝阳中学和河南省立临汝中学,抗战时成了日军驻地,1948年8月,中原军政大学由鲁山文庙迁至此处,陈毅、刘伯承就在大成殿里给学员上课。新中国成立后,这所文庙先后被县里多家机关单位占据,现在一半是汝瓷博物馆,一半是汝州文化局所在地。太康文庙最初改成小学,建国之后改为县党校,“文化大革命”后期改成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再变为县文化馆,1974年后太康县道情剧团入驻。其间发生的一切都与历史的变迁息息相关。 

    经过多少年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点上。 

    如今,文庙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全国多家文庙都开始打传统文化牌,河南也不例外。它告诉我们,文化的根,是怎么革命都革不掉的。 

    文庙作为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象征,作为讲述儒家文化具体而又极具代表性的视角,再度引发众人了解的兴趣。文庙里头一池水、一道门、一块匾额都是有想法、有讲究的,可以说文庙处处藏玄机,文史专家郑孝燮曾说:“托物寄人,托物寄史,文庙历史文化价值在于它们是孔子思想文化的象征和寄托。” 

    文庙惯例不出状元不开正门 

    记者站在郏县文庙前,应该是正门的地方是一道红色的围墙,东墙上开一侧门。两天后在汝州文庙,看到应该是正门的地方是一道青灰砖墙,汝州文化局文管办杨晓栓主任指着砖墙东南角说:“原来的大门开在这里。”河南府文庙也是设了东西两侧门。太康文庙亦然。这又是为什么呢? 

    郏县文庙博物馆馆长、孔子76代孙孔令公说:“照文庙惯例,一个地方出了状元,当地文庙才打开正门。不出状元,就永远不开正门。起初是显示状元的尊贵,后来也变成文庙鼓励学子的一种手段。激励学子好好学习,早点把正门开开。但这个事也不是完全绝对的,有的地方也修了正门,因为没出状元,平时不开,有官员祭拜时才开。”孔令公指指郏县文庙的围墙,开玩笑地说:“这墙有意修得不结实,我就等着有人中状元把它推倒呢。”鉴于清光绪年间的刘春霖已成中国末代状元,这个围墙看来是永远打不开了。 

    为什么文庙会有这种惯例?河大文学院王利锁教授说:“文庙是礼制庙宇,必须符合礼制规范中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原则。就像故宫,平时正门也是不开,只有皇帝才能从那里出入。“ 

    小小庙宇笼络尽天下读书人 

    王利锁教授说:“科举制,使儒家学说与权力和利益发生密切关系,儒家思想的传播得到严格的制度化保证。孔庙与官学一体化,并设于全国的州、府、县,儒家教育开始普及化。统治者们用一座文庙,一个考试制度,像一张巨网捕捉笼络天下读书人。” 

    每个到文庙求学的人,都要经过文庙前那半月形的池塘,它叫泮池,又称泮水,是地方官学的标志。古时皇帝立的太学名辟雍,四周环水,中间筑起高地建堂,俯视其形,如同一块中间有孔的圆形玉璧。地方的文庙规格降低,就以半水环之,称泮池。秀才开学第一天,由各州、府、县官率领绕泮池一圈,叫游泮。秀才入学也叫入泮。泮池上会架设一小桥,只有获取功名者方可过此桥,得功名常称青云得路,有些地方又称那座小桥为状元桥。 

    泮池里会有浅浅池水,种些莲花、养些鱼,是肃穆的庙宇里灵气盎然的所在。 

    游泮池还有个规定,考中秀才者60年后还要重新游泮。在古代能够完成这一心愿的读书人恐怕不多。这有点像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你要有成就,然后还要活得足够老才有可能被评上。 

    文庙里还有一处特别的建筑叫魁星阁。魁星是传说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重要的考试前,秀才们会到魁星阁拜魁星,祈求科举仕途成功。 

    河南四文庙中,仍然存留魁星阁的,只有郏县文庙。郏县文庙的魁星阁又名文奎楼、八卦阁,它所在的院落就叫文奎院。为清朝重修,楼阁高约14米,鎏金攒尖,半圆形隆脊,楼体两层起架,八角凌空。孔令公说每个挑角处原来都有风铃,风吹铃摇,宛若天籁。 

    此阁内原供有魁星塑像,面如黑锅,绿眉倒竖,赤发蓬乱,长得那是“相当的丑”。他单腿独立,一脚后跷,右手高举朱笔,左手执斗,这么酷的造型就是人们常说的“朱笔点状元”。 

    孔令公说,建此阁时,当时的县令潘思光亲自选址定位,这座楼阁上的攒尖和平顶山市香山寺的塔尖遥相对应,在一条子午线上,这算好风水。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郏县儒学培养出举人百余人,进士20多人。 

    古时官学课程设置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所以往往在文庙外设有射圃,是用来教学生练习射箭的场地。 

分页:[1] [2]

编辑:夏腊梅
名称云南卧佛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名称皖南村镇中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名称北宋山水宫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类别自然山水园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