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6月,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中国有六处遗址榜上有名。天水的古民居建筑名列其中。
近日,记者穿街走巷,开始探寻天水古民居为我们带来的种种疑问。
天水民居:
真正的世界瑰宝
古建民居是天水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现存的古建民居共分为六个片区,占地面积约16公顷,是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天水民居中名气较大的有明中宪大夫胡来缙的南宅子、明太常少卿胡忻的北宅子及明清时期当地名门望族的私宅张氏民居、何家大院、赵家祠堂等。这些庭院建筑大都由砖木结构构成,设计精巧,布局严谨,古朴典雅。文史专家认为:在中国南、北两大古建筑流派中,天水古建筑的风格兼有北方的粗犷和南方的精巧秀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的三星巷古建筑群的修建年代至少要比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古城早数百年,并有专家称这里是“东方木雕的艺术馆”。
天水民居:
怎一个拆字了得
记者徒步走访我市的古巷民居,如媒体报道所述:西关三星巷部分民居“拆”字高挂墙头、飞将巷已是虎头蛇尾、石家巷的七星布局院落已是残缺不全、天下赵氏宗族祭祀殿堂———天水堂南房在拓宽街道时被拆除……
但据史学家、甘肃省文物局陇南、天水、定西三地区文物鉴定专家组组长李振翼说,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秦城区西关片的名人古建筑考察不太完善,导致部分名人古建筑没有列入保护范围。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