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要恢复乾隆风貌,周口店猿人遗址进行抢险加固,十三陵的残陵2008年前全部修缮一遍,投资千万测绘长城为大修摸底,天坛祈年殿、颐和园佛香阁已经率先完成“整容”……这几年,北京的六大世界遗产纷纷迎来了百年大修。
而大修后重新崭露辉煌风貌的一处处世界遗产,在为市民不断带来新的惊喜的同时,也正成为北京的“文化名片”,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天坛祈年殿,已经成为北京旅游的标志;“东方古都,长城故乡”也成了北京旅游的口号。2008年奥运会前的北京,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穿梭于古老的皇家园林和灵动的长城之上,探秘于沧桑的胡同和古朴的四合院之间。
现场目击
投资千万测绘长城为大修摸底
“这是我们进入延庆县10天以来遇到的保存最完整的敌楼。”6月4日,记者在延庆随测绘人员爬了一个半小时的陡峭山路,到达九眼楼长城测绘点。在敌楼上,负责进行北京段长城测绘的北京建筑建工设计研究院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的安一苒忙着在图纸上仔细勾画九眼楼的平面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测绘人员在长城上选取了若干个测绘点,认真记录下每个点的经度、纬度、海拔并绘制出剖面图、平面图。在每个测绘点,工作人员都要从多个角度拍下照片。据介绍,根据长城测绘的要求,这些图片、标图、文字都将录入电脑制成电子文件。日后,专家们将根据这些资料确定长城的残损情况,进行修复保护。
延庆县文委副主任赵万里介绍说,长城在延庆县内大约有148公里,其中100公里是人迹罕至的野长城。“很多地方几乎从来没人走过,植被把城墙都盖起来了,测绘人员需要拿砍刀开路。”在昌平,测绘人员有时候需要爬6个小时山路才能达到测绘地点。而经过这些艰苦的勘测之后,北京市将第一次准确地测定北京段长城的保护长度及现状保护情况和建筑类型、特征,为下一步“北京地区长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和进一步加强长城抢修保护奠定基础。
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介绍,这次长城测绘,是在全国进行的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次测绘。北京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测绘工程,工程投资达1000万元,全部测绘将在明年结束。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玉伟介绍,测绘完成后,将根据实测情况对北京段长城进行全面修复保护,届时还有望开放一些新的长城地段供游客观光。
专家访谈
大修使世界遗产保护步入良性发展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
世界遗产的百年大修很有必要,很及时。北京的六处世界遗产我都去现场勘查过,由于历史原因,有的已经损毁得比较严重。比如十三陵的德陵,存在明显的坍塌隐患。中国的古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的,又是露天放置,很容易损坏。这些建筑的大修周期一般就是三十年左右,应该十几年一中修,五年一小修。但是在这一轮大修前,有的建筑已经上百年没有好好修过了。这次大修不仅补上了百年来的历史欠账,更重要的是使古建修缮回到了本身的规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完成这一轮大修后,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