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以纪念梁思成为开启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王军  日期:2006-4-12

    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以纪念梁思成为开启,其中意味绵长令人深思 

    国内四十多位文物界、建筑界学者步入四川李庄一处普通的农舍——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开始重走六十多年前梁思成四川古建筑调查之路时,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正在北京中南海宣读他的报告。

    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单霁翔报请通过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单位”)名单。消息迅速传来:1081个推荐名单全部顺利通过,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接近前五批“国保”单位的总数。被通过的名单中,包括了编号为1047号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这太了不起啦,”赶赴李庄参加这次“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的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欣喜不已,“可以告慰梁思成先生了!”

    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他领导的古建筑研究民间机构——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在李庄忍饥挨饿支撑了6年学术生涯,以抱病之躯完成中国的第一部建筑史稿——《中国建筑史》。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梁思成以一位悲剧人物的形象被人提起。上世纪50年代,他提出整体保护北京古城,保存北京城墙、牌楼等古建筑的建议均未能成功。

    1972年梁思成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34年后的今天,对他的纪念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被国家文物局列为迎接6月10日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第一个大型活动。

    “当年梁思成先生曾说,50年后历史将证明他是正确的。现在5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已能给出肯定的回答。”4月1日,单霁翔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作出明确的表示。

    国难之日的文化坚守

    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中国文物研究所、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这次活动,五日内行程1000多公里,以四川宜宾的李庄为起点,先后到达夹江、峨眉山、乐山、新津、梓潼、成都,对梁思成及其中国营造学社同仁1939年9月至1940年2月在西南地区调查的部分文化遗产作了考察。

    抵达李庄的前夜,一行人在宜宾聆听了梁思成的学生、清华大学教授楼庆西作的梁思成学术思想报告。

    楼庆西讲述了梁思成1937年北平沦陷后拒作亡国奴、举家南迁的往事。在长沙,梁思成全家在日寇大轰炸中险些丧命;在湘西新晃,夫人林徽因肺病复发一卧不起;1939年抵昆明后,在吃饭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他与营造学社同仁重整旗鼓长途奔波,调查了云南16个县、川康37个县的建筑古迹。

    “林徽因病成那样,梁先生自己脊椎间软组织硬化,也病得不轻,有多所美国大学请他去,同时带上林徽因,可以治病。可梁先生当时说,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这个选择当然付出了代价”,楼庆西说,“后来梁思成对他的家人讲,‘我当然知道这个决定付出的代价,我不能不感谢徽因,她以伟大的自我牺牲来支持我的这个选择。不,她并不是支持我,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后来有朋友责备我,说我的选择,使徽因过早地去世了,我无言以答,但是我们都没有后悔’。”

    在李庄的这处农舍紧临东逝的长江,1944年日寇攻占贵州独山,战时陪都重庆危在旦夕。儿子梁从诫问母亲林徽因日寇要是打进四川来怎么办,林徽因说,真要到那一步,恐怕就顾不上你了,中国念书人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当时他们年纪都不大,就累得一身的病。”率队前往李庄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感叹道,“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光搞理论不去实践是不行的。梁思成一身的病是累出来的,林徽因的病也是累出来的。他们在李庄整理出来的都是不朽的著作啊,那正是我们国家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停止工作。”

    来到李庄时,梁思成、林徽因都不到40岁。与中国营造学社同时从昆明迁来的,还有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同济大学、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等学术和教育机构。

分页:[1] [2] [3]

编辑:夏腊梅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名称皖南村镇中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名称北宋山水宫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秦汉宫苑“一池三山”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