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兵马俑侵蚀严重 专家担忧百年后变煤坑
来源:《重庆晨报》 日期:2005-12-21

专家担忧:如不加以保护,兵马俑百年后将变煤坑
兵马俑的发掘出土是20世纪考古界的最重大事件之一,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可是,据英国广播公司、美联社、《南华早报》报道,度过滚滚历史洪流的兵马俑,却抵不住2000多年后的空气污染,现在出现严重侵蚀。中外专家已经开始联手行动,这一次兵马俑能否突出污染重围?
兵马俑正在缓慢风化
6月底,包括《南华早报》在内的一些媒体报道了一条令人揪心的消息:由于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享誉海内外的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正在缓慢风化!
这些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老古董开始地面生活后,出现“水土不服”症状。由于暴露于空气之中,兵马俑一直面对氧化、水侵的威胁。有科学家把一张光洁白纸放到兵马俑博物馆内。24小时后,它已满布炭微粒,变得灰黑。正是这些污染物令兵马俑失去光泽。专家预言,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最终,兵马俑的鼻子和发型都有可能消失殆尽,双臂也有可能从身体上脱落。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环境专家曹俊吉(音译)忧心忡忡地说:“如果现在还不采取任何措施加以保护,那么在100年内秦始皇兵马俑将会遭到严重腐蚀,届时,兵马俑坑看上去与煤田没有什么两样,将没有任何美学价值。”
1400件兵马俑曾染真菌
在30多年前被发现时,部分秦始皇兵马俑仍保留了其原来的颜色,但在被发掘出来,与空气接触后,它们开始褪色。除空气污染外,兵马俑还曾被40多种真菌吞噬过。有报道说,在兵马俑中,有1400件染上真菌。
这些兵马俑经受住了两千多年的战乱纷争、地震灾害,但是在出土后的二十多年里却受到展览馆内的气温和湿度变化的影响,染上了真菌。
秦兵马俑博物馆2号坑在发掘之初就曾经发生过泥土上生长出霉菌的事情,文物保护专家用了一个夏天进行人工喷药才将霉菌完全消除。
污染源自大量游客
国际知名空气质量专家朱迪斯·周和约翰·瓦特森,正在陕西省研究污染对兵马俑的影响。
据瓦特森分析,许多污染源可能是来自于每年大约150万的博物馆参观旅客。他说:“一个推测是来自于游客们的呼吸和身上衣物的化学物质中的氨类物质。”朱迪斯和瓦特森将尝试去找出产生毁坏的污染源、它们的浓度以及可以采取什么控制的方法来降低未来可能发生的毁坏。分页:[1] [2]
编辑:夏腊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