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青城,被誉为“黄河千年古镇”,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和商贸中心,唐宋元明时期的边塞军事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众多,享有“中国水烟之乡”的美誉。这里曾经人才荟萃,教育发达,文化兴盛,民风淳朴,为“风雅青城,仁义之乡”。6月28日,记者有幸在“2012青城古镇文化旅游节”开幕前来到这座“千年古镇”,探访这座黄河古镇的神奇魅力。在这个年降雨量只有300毫米的地方,却看到了烟雨江南的美景,让记者有一种穿越的神奇之感,无论泛舟烟雨笼罩的千亩荷塘,还是游走在白墙青砖的青石小巷,各有各的韵味。
青城虽为榆中县所辖,但离榆中县城较远,与白银市水川镇毗邻。踏着清晨带着露珠的道路,从兰州去青城,先经白兰高速公路到白银,然后一路向东,经白银水川、大峡,过黄河石桥,转头沿黄河向西不远,行车2小时,就到了青城。
走进古镇的瞬间,历史的温柔便携着温情款款而来。作为古代兰州近郊最大的货物集散地,舶来文化使得青城古民居既有山西大宅院风味,又有北京四合院的格式。现存的50多处民宅四合院古建筑,保留着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青城北邻黄河,南面是连绵起伏的榆中北山山脉。正是这些大山,将这座小镇与县城隔开,成为一个“世外桃源”。
青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据《甘肃通志》、《兰州府志》、《皋榆旧县志》记载:青城又称一条城,它是宋代大将军狄青擢秦州刺史巡边时所筑。宋仁宗宝元年间,西夏王元昊叛乱,为防止叛兵入侵扰民,时任秦州刺史的狄青在原来唐朝修筑的龙沟堡(俗称旧城)的基础上增筑了新城,并设议事厅,以资震慑。新旧城因东西长,南北狭,故称一条城。后来,为了纪念狄青,人们就把整座城又称为青城。
进入古镇,青瓦白墙,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跃然眼前,骄傲的显示自己承载的历史沧桑,怡然自得,与世无争。离开喧闹的人流,走在无人的小巷,那悠远的气息伴随身边,偶尔看到一条小巷,寂寞无人,信步穿过,好像走进一段历史,深情地与沧桑的历史交流,心灵获得巨大的快感,这是身处闹市所没有的一段情怀。就这样舒舒缓缓,漫无目的地走着,感叹于这里的淡泊宁静。
“青城降雨量少,能在这个季节看到烟雨青城美景,是种福气。”青城镇党委书记祁光锐带着记者走遍了青城的文物古迹,详细地介绍着青城厚重的人文历史。
空中下着蒙蒙细雨,古色古香的青城在烟雨朦胧中显得柔婉而多情,雨恰到好处。整座古镇静谧而安详。一条条形状各异的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彼此相通,街道两边的古旧四合院,门庭互对,风格独特。从大门到照壁,从堂屋到厦房,从墙头到屋檐,从门扇到窗户,随处可见精细的雕刻。
“明朝初年,朝廷在此屯兵,议事厅被改为守备府,也就是驻守青城的守备军的指挥部。后来,跟随肃王来兰州的护卫、部属们,不断到青城一带落脚。青城镇的大规模建设也正式开始了。”祁光锐介绍,至今,从青城街道的名称中,就能看出它们都是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的,如教场路、直街巷、上下牌、箭道巷等。“牌是当时明朝某一级军事组织相互核验的凭证,某个牌表示某个所属的群体驻扎在那里。后来,就演变成了一条小巷、小村的名称。”
其实,青城也一度被世人遗忘。“几年前,我们做青城的旅游宣传资料时,翻遍所有古镇旅游的资料,竟然没有‘甘肃’两个字,可以说,青城是一座沉睡了千年的古镇。”这是青城人的感慨。
青城镇被誉为“中国水烟之乡”。水烟业的兴起,鼎盛时期推动了古青城加工业、运输业、商业、教育、文化和建筑业的发展。为此,有人说,青城,因水烟而兴盛,水烟是青城的灵魂。“青城水烟兴盛期间,水烟作坊达到200多家,从业人员就有上万人。而老字号就有30多家,由此可见其繁荣程度。”祁光锐说,直到今天,青城水烟的曾经兴盛就在这样的民间传说中被一代代传递着,尽管辉煌与兴盛早已是过去。
穿行在雨后微凉的石板路上,叹服的是先民在这块黄土地上创造的奇迹,不仅是如此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遗址,更在于黄河人在细节上的精雕细琢。青城之美,重放光彩,只若初见。
推荐阅读:
恩施观音阁印象
中国最完整的傣族古城
重庆涞滩古镇
茶马古道唯一幸存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