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典园林环境 >> 人工写意山水园 >> 正文
深圳深藏高楼群中的古老围屋
来源:南方网  日期:2012-10-8

    鹤湖新居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村内,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近2.5万平方米,包括月池、禾坪、围屋三部分。1996年被原龙岗镇政府辟为深圳市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它由广东兴宁客家人罗瑞凤在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兴建,是集生产、生活、防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客家围堡。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新兴城市,但其实深圳也不缺乏深厚文化。例如古老的客家建筑———围屋,原来不一定要去福建或者江西参看,深圳就有近五百座,而鹤湖新居正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建筑群之一。在龙岗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间,有一片古朴低矮的建筑群安然地立在其中,它就是鹤湖新居了。

    寻访之旅:新居已不新,曾引白鹤来

    初见鹤湖新居,就被它门前的月池吸引了。荷花盛开了好几朵,饱满而优雅地红着,池边对称的榕树,须叶随着徐徐夏风摇动,树下还祭着土地爷和财神爷,顿有了舒心安逸之感,并好奇鹤湖新居的名字由来。

    虽然从高空看去,新居早已不新,像是古朴的城中村,但在当时来看,的确是经过严密的地理风水考究修筑而成的豪华新住宅。别看现在的鹤湖新居三面都是高楼,曾经的它是三面环山,一面朝水,湖水清澈,水质甘甜,连白鹤都为之陶醉了,栖息至此,安家繁衍,所以就有了鹤湖新居这样诗意的名字。

    乾隆年间,罗瑞凤从兴宁迁居龙岗,在此开垦荒地、挑担赶墟,后来到东莞等地开商铺,很快积累了万贯家财,于是大面积买地置铺,开始构建鹤湖新居。罗氏后人在道光年间建成外围,并最终完成家宅———鹤湖新居。

    当年曾兴旺,聚族于斯地

    进入大门,回身就可仰头看见“聚族于斯”的匾额,更添了鹤湖新居的磅礴气势并传达了罗氏家族的愿景。鹤湖新居号称“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该围屋坐西南面东北,呈梯形围合形状。由正门、左右横门、下天街、祠堂、排屋、上天街、围屋组成鹤湖新居的中心建筑,围屋四周围墙开有数排“望窗”与“枪眼”以防御外扰。共有179套居室,房间300余间,可住千余人,漫步其中便可想像当时的鹤湖新居一定是人丁兴旺、热闹非常的。如今的罗氏后代,每年节庆也仍会聚到这里一同祭祖。

    围屋中有两口特别的古井,据闻是修建鹤湖新居时打造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俯身观看井水,清澈见底,井口处长有一小棵植物,嫩绿色的叶子下,有一尾鱼悠游其中。原来这两口井也称为“长寿井”,围屋内的人饮用着甘甜的井水,很少生病,且多有寿星。罗家人对“长寿井”爱护备至,除了日常清理,每年还有一次盛大的淘井节,把水舀干,然后在井底铺上一层木炭,吸收水中污物,上盖细石砂,再撒盐进行消毒,最后放几尾鱼,使水显得更生机勃勃。

    客家古文化,以多维呈现

    如今,鹤湖新居作为一家民俗博物馆,里面还有丰富的展览。有婚俗、农具、生活用品等的展示,院落后方还有榨糖机、石磨、榨油机、石臼、鼓风机,可以亲自体验操作。最特别的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区,有许多客家人生活的情景再现,造纸印刷、磨制豆腐、酿酒裁布、私塾教学等,人偶逼真。每一个展区还有感应喇叭,一有游客靠近,音响就响起解说词来。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客家山歌展区,踏入房门,欢快的客家山歌就响起来,会唱的游客还跟着哼唱。

    游人声音

    丽丽(家庭主妇)

    我想这地方挺好,建筑外围前宽后窄,略呈梯形,门口一汪湖水朝外呈圆弧状,说是如钱袋儿,有聚财的意思,很有趣。另外,虽然我不是客家人,但博物馆里展示的婚俗、农具、生活用品以及院落后方的榨糖机、石磨、榨油机等等,都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这里好些工具我都用过。

    Jerry(大学生)

    走到鹤湖新居的门口,其实你不一定想进去,因为像这样的古建筑其实也不少见。进去了才庆幸没有错过,比我想象中的大多了,我的同伴还差点迷路,展览馆内容并不只是实物的陈列,内部设计得挺精致,而且还有感应喇叭,适时地放出解说,很不错。喜欢它安静人少,随便拍照也不会拍到路人。

推荐阅读:

与凤凰齐名的福建长汀古城

仙都缙岩下村的美丽绽放

神秘的四川理县桃坪羌寨

台州临海古城

编辑:菩提树
夕佳山民居古老的建筑 精美的落地花罩,是民居建筑木雕装饰的一绝 在..
历史淹没在深邃富丽的建筑中,格调却“刻”在沧桑的建筑之上,古代建筑是我..
西窑 碧落寺碑亭 双桥 碧落碑 在晋城西北约十五华里的泽州县南..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
我国丰富的古代建筑不仅是文化瑰宝,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全国各地纷纷申..
站在“五凤坊”长廊,可以看到紫阳街上的石窗展示 夜色中的悟真坊。紫..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
 ·西塘模式之活着的千年古镇的..
 ·阮仪三:留下“真古董”就是..
 ·寻找撬动发展的支点 大同历史..
 ·“东方之门”被讽“秋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