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市森林,主战场在市区。针对这一情况,梧州市把市区绿化美化列为“创森”第一号工程,全力提升城市森林品位。梧州市通过市区主次干道绿化、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和居住小区绿地建设,结合地质灾害治理、治灾建绿、挤压建绿、拆房建绿、见缝插绿、见空造景,充分绿化和改造了城市的土地空间,丰富了原有的绿化层次和森林景观。各城区重要节点,增添精品景观,加强单位庭院绿化。梧州市市长、“创森”指挥部指挥长王凯说:“城市框架拉开到哪里,绿化美化就延伸到哪里。绿化美化建设对整个市区实行全覆盖、零遗漏。”
对一座城市来说,市区周边的森林是难得的“氧吧”和“肺叶”。梧州市建成区周边群山环抱,无疑是构建城市森林的重要一环。梧州市为此实施了环城森林景观工程,把2.6万亩权属集体的商品林地,通过租赁方式划为市级风景林,建成了桂江河畔风景游览林区、西江环境保护林带、河西区防护景观林区、东环公路绿化防护林带、西环公路生态景观带,构筑了环城森林景观,大大拓展了城市森林。
梧州市坐拥西江黄金水道,梧州港是华南第二大内河港,仅次于广州黄埔港,“百年商埠”的美誉就由此而来。在“创森”中,梧州市把西江黄金水道绿化美化作为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西江水岸绿化率达到了91.3%。梧州重点安排,在新开通的岑梧、马梧、苍郁高速公路、洛湛铁路沿线1公里可视一面坡范围内绿化荒山、迹地,改造疏残林,使公路、铁路道路绿化率达到91.2%。同时,梧州还在城市出入口道路、南岸公路、苍梧过境公路等,构建陆路和水路勾连的立体绿色廊道,完善连接城乡的森林生态网络。
梧州“创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没有割裂城乡,而是统筹城乡整体推进。落实这一谋划的是新农村绿色家园工程。梧州市建设了10个新农村示范点和15个城乡风貌村屯绿化示范点,推动乡镇村屯绿色家园建设,促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全市60%的乡村居民点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现在,走在梧州的许多新农村,房屋错落有致,处处绿荫点缀、鸟语花香。
森林生态文化是国家森林城市必须具有的内涵。梧州市开展森林生态科普知识宣传、纪念林基地建设、全民义务植树和保护古树名木等活动,将森林生态文化与梧州历史文化、道德文化、自然文化相融合,使广大市民更加了解和支持森林城市建设,更加热爱森林,自觉保护森林,提高生态文明素质。
推荐阅读:
长沙窑:大唐窑火下的千年传奇
石寨山 铜鼓
民国石碑牵出“关岳武圣”
南京发现南唐“第三陵” 墓主疑为大周后(图)
分页:[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