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沿着前人的足迹寻踪中国古建筑
来源:书问阅读  日期:2017-4-24
    1932年4月,梁思成先生主持调查、测绘北平近郊辽代古建筑蓟县独乐寺,并发表调查报告。这是我国第一次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古代建筑。其后,是年6月调查宝坻广济寺;1933年3月调查正定隆兴寺及华塔、青塔等古建筑;11月调查赵州大石桥、小石桥,陀罗尼经幢。先生与中国营造学社先辈们所完成的这些学术成果,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原载于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二期上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是梁思成先生第一次实地调研测绘中国古建筑后发表的学术文献。此文充分体现了先生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和创新务实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绪言开始即提出了:“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艺术之鉴赏,就造型美术言,尤须重见,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义固至显。秉斯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研究古建筑,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陈明达先生注译的《独乐寺》条目中指出“1932年建筑学家梁思成调查测绘独乐寺,是近代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实测的开端”。梁先生首选独乐寺测绘,因其是当时“我国木建筑中已发现之最古者”,并指出“以时代论,则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我国建筑蜕变上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且因蓟县近在北平东郊不远,所以成为营造学社组织测绘实践的开端,绝非偶然。

    今日看来,这一创举是对中国建筑学术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极大贡献。在梁先生主持下走出第一步之后,营造学社开始连续地艰苦奔波在宝坻、正定等平郊和晋冀山区,从事繁难辛苦的古建筑测绘调研工作,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均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后梁先生到北平加入营造学社,“偶见观音阁照片,一望而知其为宋元以前物。”即计划前往测绘,后于1932年4月始克成行,实施“实地研究,登檐攀顶逐步测量,速写摄影,以纪各部特征”。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文中,描述初见观音阁的情景,“立于石坛之上,高出城表,距蓟城十余里已遥遥望见之……”。独乐寺位于北京东约90公里,现天津市所属盘山风景区南麓的蓟县县城内西大街路北。寺院早期的总体布局及规模难以查考,现存有山门、观音阁、东西配殿,及阁后韦陀亭及东北角的“坐落”三间小殿(清帝谒东陵时中途的行驻之处)。占地约一万平方米。

    观音阁外观二层重楼实为三层,五间八架,下层总广约20米,总深约14米。歇山屋顶出檐深远,总高也约20米。整体外形轮廓稳重而又轻灵舒展。

    据清康熙年间《日下旧间》中《盘山志》称:“独乐寺不知创自何代,到辽时重修,……统和二年(984)冬十月再建,上下两级,东西五间,南北八架大阁一所。”以现存阁上的华带牌传说为“太白书法”推测,该寺在唐时即应存在。千余年间自然地震和人为战火多次破坏,多次修葺(包括1998年的大修),至今仍能保持原构辽风未改,实属难得的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梁先生赞赏观音阁主要特征在于“与敦煌壁画中所见唐代建筑之相似”。文献中详细分析了“建筑的骨干——柱、斗栱及梁坊”,指出“阁柱呈象稳固,权衡肥短,柱身内侧,柱头削圆。斗栱雄大坚实,乃以结构为主要功能,故高约柱高一半以上。梁柱横断面为高二宽一,比例科学,均极为可贵”。

    当年梁先生等不畏沿途受尽艰苦,且攀梁登顶,不辞危险,详尽测绘了全寺建筑布局直到建筑的每一构件细部,特别是对各部位的斗栱的分析研究极为深入。“斗栱者,中国建筑所特有之结构部分而富有装饰性者。其在中国建筑上所占地位,犹柱式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制度之变化,亦未尝不可,犹柱式之影响欧洲建筑至为重大。”“斗栱”中的“斗栱”是斗形木垫块,“栱”是弓形短木。栱架于斗上,其端再按斗,逐层叠加以形式上大下小的托架,传递支撑屋檐的结构动能作用,隋唐时代斗栱雄伟简朴,而明清以后逐渐变细小华丽而成为只起装饰作用的构件了。

    观音阁内设梯级,主塑佛像为“十一面观音像”。考据亦为辽代,“统和重塑,尚具唐风,其两旁侍立菩萨与盛唐造像尤相似,亦雕塑史中之重要遗例也”。

    与观音阁同建于辽金时代的独乐寺山门,面宽三开间,16.5米。进深两间,8.7米。建筑坐落于平台上,总高8.7米。顶注四阿,即庑殿式。脊作鸱尾,出檐亦甚深广,斗栱古朴,均属辽风。“尤为后世所罕见。”在《考》文中梁先生评价:“全部权衡,与明清建筑物大异,所呈现象至为庄严稳固。”现今我们面对实物,确感其体形处理朴实无华,空间利用紧凑得宜,以结构的逻辑性表现出中国古建的典型艺术效果。山门南面匾额“独乐寺”三字,相传系明代严嵩手笔。

    在《梁思成全集》第一卷中另载文《蓟县观音寺白塔记》:“登独乐寺观音阁上层,则见十一面观音,永久微笑,慧眼慈祥,向前凝视,若深赏蓟城之风景幽美者。游人随菩萨目光之所之,则南方里许,巍然耸起高冠全城……观音寺塔也。……其建造,必因寺(独乐寺)而定,可谓独乐寺平面配置中之一部分。广义言之,亦可谓蓟城千年前城市设计之一者,盖今所谓平面大计划者也。”

    据现存碑记,白塔寺之创立无可考,但不会早于独乐寺。“必在辽代。”“塔之立面,至为奇异。”全高30.6米,其最下为花岗石基,其上砖砌线条数层及栏杆、莲座。再其上为塔之第一层,冠以檐,二三层上为喇嘛式之圆肚塔,估计为明代改建的结果。塔上的雕刻做工尚精秀。

    《考》文最后部分是第六章“今后之保护”,其结论说:“观音阁及山门,既为我国现存建筑物中已发现之最古者,且保存较佳,实为无上国宝。”可是“在中国则无人知其价值”。于是提出了有关立法、宣传以及技术上的保护建议,相当具体可行。当时还提到了在观音阁台基上不宜过近栽植树木,以免损毁台基和遮挡立面。2010年我们去拍摄时,原有双树已死,西柏成为藤架。虽是我第四次赴蓟参观,而再读梁文仍感遗失未通之处甚多——看来还需再访再学。
编辑:郁金香
 ·浙江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成立..
 ·广州:“老妈宫戏台”拆建现..
 ·闽南古建筑木雕展 唤醒古厝记..
 ·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
 ·河北:发现元朝忽必烈时期石..
 ·“圣城”古建大院重现辉煌
 ·山西文保:守望文明是所有人..
 ·水下考古,不仅仅是海底捞宝..
 ·陕西省将建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