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瞻园
来源:《园林》杂志 作者:倪亦南 张洪 日期:2016-7-18
理水深妙
“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邹迪光《愚公谷乘》),足见水与山一样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瞻园是山为主、水为辅的山水园,水体以聚为主,这样在较小的空间方能显出水面宽广、开朗,并为山林、亭、榭展开美妙的景色;再辅以分,使得水体潆洄曲折,似断似续,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
北池水面最大,与池周山林、建筑交相辉映,成为全园水景中心,在其池面处理方面则采用开与合的对比手法,以取得“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北池之西北角水面弯入处,架立四折平桥,桥面低矮、濒于水面,既可增加游览趣味,又使水池一角更显得生动自然,产生广阔中蕴含深幽的意味。东北角由一孔平桥分隔出一小水池,环绕至北假山后山脚下,尽头处以狭窄的水湾收尾并伸入峡谷间,藏而不露,有深远不尽之意境,体现出“一水之潆,有江湖万里之情”。北池之西南角接一水涧,经静妙堂西与南池相连。这种有源头有去处的水体布局蕴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荀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章句下》)他分析了客观存在的河水和雨水,由于河水有本有源,可以滔滔不绝地向下游奔流,直到大海。另一种是雨水,7、8月间,雨水集中,一时间也使沟塘充盈,可是因为无源,用不着多久就干涸了。他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源远流长”这个浅显的道理,这个道理对社会有着普遍的适应性,如对个人来讲,即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正人君子对于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称誉应感到羞耻。从自然界悟出的哲理,反过来又运用于园林创构和园林审美中,即在满足视觉审美的同时,还要澡雪精神,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瞻园的水体布局充分体现了这种哲学理念,有着深沉的文化积淀。
南池位于静妙堂南,池北紧贴水榭,池南濒临假山绝壁。池面也分大小二池,两池间散点步石代桥,维持小池水位略高于大池,瀑布下泻时,于步石间形成散泉。步石贴近水面并与池周石径相通,立于步石,仰头南望,绝壁高耸,洞龛幽暗,石钟乳下垂,显出山景奇观。步石造成水体远近二重空间,也增加了园景的深度。水池西南角藤萝掩映,池岸蜿蜒曲折、凹凸相间,似与东部景区的水廊、水院一脉相承(其实不相通)。

瞻园之叠山理水、入门奥如、建筑布局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之艺术特色,同时又考虑到现代人对园林实用功能的需求,是艺术与功能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分页:[1] [2]
编辑:夏腊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