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一带一路”为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活力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姝君 黄鹏飞  日期:2016-12-8
    “一带一路”自古以来便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日前,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上百名文化学者和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就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合作保护与传承传播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此次“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成为与会专家的一致诉求。各国学者纷纷介绍本国文化保护与传承经验,寻找在“一带一路”语境下共同合作的新机会。

    来自泰国的文化专家阿玛拉·斯里苏查特介绍,当前泰国正加快国内文化遗址保护和研究,邀请海外专家与当地学者合作推进国内文化项目申请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科研、展览交流和国际合作协议,与东盟和中、日、韩等国家一道打击非法贩卖文物活动,制定共同计划保护‘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阿玛拉·斯里苏查特说。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王晶波介绍,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许多中亚、西亚以及东南亚国家学者积极投身敦煌学合作研究,建立了“国际敦煌项目:丝绸之路在线”国际网站,使得敦煌及丝绸之路其他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艺术品信息与图像得以在互联网共享。

    多位专家表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沿线国家各界携手搭建合作平台机制,更需要寻找唤醒古老文化遗产的新活力。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保存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中国便有30余项进入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马知遥表示,从国际非物质文化交流入手,开展国别文化研究,可以为“一带一路”发展注入活力,增进各国彼此的了解和互信。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专家胡惠林认为,在当前深入研究各省与古丝绸之路历史的基础上,更需要建立非遗资源定向开发协同机制。“没有跨行政区域的对话、合作乃至监督评估平台,将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体规模经济的开发,甚至将造成重复开发、同质化资源开发的恶性竞争”。

    在不背离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本原则的同时,秉持市场发展导向、鼓励非遗产品“走出去”也是专家们的共识。

    “打开沿线国家的文化消费市场,必须做好融入国外文化市场的准备,审美取向、价值偏好的调适,技艺的创新等都必不可少。”胡惠林说。

    马知遥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对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强化彼此间了解和认同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

    “对‘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的研究,既在于对人类共有遗产的保护,同时也会促进文化遗产价值最大程度传播与共享,让文明代代相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说,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识。
编辑:郁金香
名称合川护国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江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保国寺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最高最古的木塔式建筑——释迦塔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那些“藏身”连州的古建筑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西域交通的门户——阳关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辽上京遗址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浙江:良渚考古迎来“八十大..
 ·故宫600岁老城墙启动“考古式..
 ·安徽:宿松“罗家老屋”古建..
 ·河北:古建淮军公所失火 古建..
 ·南宋古桥孩儿桥,期待涅槃重..
 ·四川:老霄顶古建筑群藏于闹..
 ·遥远的对话——大地湾考古成..
 ·江苏:镇江博物馆文物赴沈阳..
 ·横店村古建筑群有颜值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