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器皿 >> 铁器 >> 正文
探秘天坛馆藏祭器
来源:北晚新视觉  日期:2016-10-12

    到了明嘉靖九年(1530),四郊分祀,援引《周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的规定降谕,要各郊坛“各依其色”,规定了各郊坛所使用的祭器的颜色,圜丘祭器用青色、方泽坛祭器用黄色、朝日坛用赤色、夕月坛用白色。嘉靖皇帝虽然规定了各坛祭器要依方色,但对于祭器的形制并未作出规定,所以原有的祭器造型并未更改,祭祀所用的祭器虽然名为笾、豆、簋、簠,但实际上依然为盘盂之属,这种用盘盂为器而以祭器冠名的方式一直延续至明末清初。

    清朝天坛祭器的管理极为严格,由主持祭祀典礼的太常寺设专人负责,祭器更新后,旧存祭器除能留修的以外,仍存储于太常寺库,其中不堪用者非但不能随意抛弃,还要按一定的处理办法由太常寺会同礼部官员验看,确认无误后才能举行仪式将其进行焚瘗处理。

    武裁军说,“在天坛的文物库中,大约有九坛八庙的文物上万件。大至分为礼器、乐器、木器、棕片和金石五大类,仅属于天坛的祭器就达上千件。目前,由于天坛条件有限,展出的很少。待北神厨修复后,展陈会有所增加。”

    16种礼器各司其职

    天坛祭器种类繁多,式样各异,规制严格,从质料上讲有陶、瓷、竹、木、金、银、玉、匏等,按用途分有盛用器、饮酒器、食用器等,从等级上说有正位、配位、从位之分。圜丘、祈谷祭器虽都为大祀之用,但祈谷坛祭器尺寸比之圜丘祭器略小,颜色均为天青色。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乾隆皇帝督造的天坛祭器大多遭到损毁,仅存的少部分祭器也被掠走,八国联军撤走后清廷重新制作了所有的天坛祭器,天坛现在收藏的清代祭器大部分都是清光绪年间制作的。

    天坛现存有明清两代祭器近千件,多数收储于库,极少一部分在祈年殿西配殿祭天礼仪馆及斋宫无梁殿展出,即有豆、笾、登、尊、爵、鉶、簋、簠、篚、俎、盘、灯、壶、盏、苍璧、银奠等,大约16种。

    豆是最古老的祭器。由于盛放的供品不同,因而制作豆的材质不同,豆称谓各异。天坛现存瓷豆为碗形,天青色,饰回纹。祭祀时祭祀时陈设12只,用于盛韭菹、醓醢等祭品。

    笾,竹丝编制而成,形制如豆,以绢饰里,髹漆,覆以盖,祭祀时陈设12只,用于盛型盐、膏鱼、榛、菱、枣、栗等祭品。

    天坛祭器用爵有两种,一为匏爵,形状如碗形,有壳有里。下歧出为三足,象爵形。匏爵祭祀时用于三献礼。另一种瓷爵,天青色,其形制为下有三足,祭祀时用于饮福受胙。

    登,豆的一种,器形大致如豆,有盖,祭祀时用以盛“大羹”。即不加调料的牛肉汤。

    鉶,天青色,瓷制,圆形,有座,器身饰以文。器身两侧饰牺形耳,圜丘大祀陈设于从祀神位,用于盛“和羹”,“和羹”即加入了五味调料的牛肉汤。

    簠,最古老的祭器,《周礼o地官o舍人》有“凡祭祀,共簠”。天青色,瓷制,长方形,左右有环,上有盖,祭祀时用于盛黍稷,即粘米、米、小米类蒸制的米饭。

    簋,天青色,瓷制,左右有耳,长圆形,上有盖,祭祀时用于盛稻粱,即大米饭、高粱米饭。

    尊,圆口平唇,圆腹弦收,平底,尊底款识为“大清光绪年制”,天青色,纯素。盖子口,面饰荷叶纹,边荷叶形翘角,螺钮。祭祀时用于正位、配位、从位陈设,内盛祭酒以用。

    篚,竹编而成,长方形。圜丘大祀时陈设于正位、配位、从位,祈谷大祀时陈于正位、配位,内盛“郊祀制帛”、“奉先制帛”、礼神制帛“,祭祀时用于献玉帛之用。

分页:[1] [2] [3]

编辑:樱花
 ·苏州百年老宅大火焚毁严重 原..
 ·湖南蓝山发现一明代古民居
 ·黄骅市海丰镇遗址考古发掘仍..
 ·六安金寨水下古镇现轮廓 遗存..
 ·宜兴骆驼墩考古 惊现39座婴儿..
 ·考古发掘明代院落印证开封城..
 ·青岛两处汉墓实施发掘 陶罐埋..
 ·胶东3000岁古村落重见天日 遗..
 ·“飞阅”中国:航拍利川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