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村古村落
库村是浙江省泰顺县新山乡政府所在地,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古村落,有记载的开村历史已有1200多年。
在库村生活的家族可能很多,但包氏和吴氏无疑是最有影响的,这两个大族在库村创造了空前的耕读风气,为泰顺地区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的教育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唐代以前,今泰顺境内还是莽莽苍苍的深山老林,只有少数古越遗民及先期人山避隐者散居其中,过着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生活。
唐元和七年(812)包全从会稽山迁居泰顺今库村。唐乾宁四年(896),谏议大夫吴畦也隐居于此。包全和吴畦相继归隐白云山下后,开泰顺耕读文化之先河,一千多年来子孙昌盛,以白云山下的库村为中心,周围十里形成许多包姓或吴姓的血缘村落。在漫长的家族发展过程中,两姓子孙发扬光大,先后创建三个书院,将耕读当作传家至宝,代代延传。据县志记载,唐五代两宋时期本境考中文武进士共有82位,而单单库村的吴氏后裔,在两宋就占了19位。
库村的古村落布局沿袭唐宋时期的特色,其别具一格的鹅卵石地面和山墙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世英门。库村以世英门为界,分为两个小村,东为吴宅,西为包宅。世英门又名石门楼,该门楼全部用石头建造。门前有上马石、下马石、坐凳等石质附件,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中,有二十五家为一闾的划定,世英门其实相当于闾门。世英门前是贯穿吴宅和包宅的卵石大道,东侧路边立着一棵古柏,村人说是当年始祖吴畦亲手种下,应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吧。前方拐弯后,就进入了鹅卵石的世界,整个村落仿佛就是一座鹅卵石堆砌成的城堡。
村中纵横交错的道路一律是用鹅卵石铺设的,鹅卵石路的两侧,也是一律的卵石墙。因为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因此墙脚做得比墙顶要宽得多,卵石的个儿也是下大上小。有的卵石墙因为常年雨淋,表面呈色黑色,但大部分还能保持原色,不过历经几百年的风霜雪月,略有剥落,更显些许沧桑。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