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器皿 >> 瓷器 >> 正文
中国传统陶瓷釉色之铜绿釉
来源:藏瓷网  日期:2014-8-15


    釉上绿彩器

    永乐时期,御厂还在高温烧制好的瓷器的釉面上施绿釉,二次入窑低温烧制,此时绿釉被作为釉上绿彩使用。从御厂旧址发掘情况看,当时制品的种类不多,主要是器托、渣斗等。到宣成时期,品种、数量才逐渐增多。

    宣德时期,御厂利用娴熟的色釉制作工艺创新出青花五彩,其中釉上绿彩极其重要。到成化年间,统治者热衷青花五彩,模仿景泰蓝烧制的斗彩瓷更是达到明代彩瓷制作的巅峰,釉上绿彩的作用自始至终不可替代。除此之外,明代中后期兴起的五彩瓷中,釉上绿彩依然必不可少。

    到了清代,从整体看绿釉器基本继承了明代的制作方法,只是有些细节在不同时期略有变化。例如,康熙时期素三彩不仅大量使用暗刻工艺,还经常使用黑彩绘制图案,加上较多地使用乳白釉,所以制品显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到了雍正之后,不仅做工工整、细腻,发色也比以往娇艳。

    雍正御厂还制作了一种绘画风格类似宣德孔雀蓝制品的黑彩绿釉器。该类器物的制作工艺是在烧制好的素胎上使用黑彩绘画,然后覆盖绿釉,入窑二次低温烧制。雍正御厂陶瓷绘画风格严谨,把黑彩与绿釉完美结合在一起,给人新颖、明快、别致的感觉,成为清代彩瓷中又一亮点。该种制作方式在康熙素三彩与五彩器物中都曾经局部出现过,只是当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釉色品种来发展利用。

    清初,许多西方人携带着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到中国,并把现代的制釉方式带到景德镇御厂,于是清代官窑陆续出现非传统釉色制品,如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的釉料,烧成后器物釉色偏淡黄色,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称“松石绿”。这些工艺交流导致官窑制瓷中绿釉进一步向复杂化发展。

    低温铜绿釉作为明清彩瓷制作中的主要彩釉之一,不仅适合素胎釉,更适合釉上彩,所以在素三彩、五彩、斗彩中被广泛应用。即使在后来的粉彩瓷制作中,它作为釉上绿彩也是必不可少的釉彩,让人深感其无处不在。然而,低温铜绿釉也有其自身不足,即制作素胎器物时,由于其与胎面结合处两者膨胀系数很难吻合,容易形成细小开片,并影响接触面的附着力,时间久了或者受到腐蚀后容易剥落。特别是明初阶段,这一现象尤其突出。即便如此,低温铜绿釉仍不失为一种经济、简单的传统釉彩。

分页:[1] [2]

编辑:樱花
 ·陈家祠屋顶30年来首次大修
 ·山西“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
 ·重庆大足两处宋墓出土 石像雕..
 ·美博物馆发现6500多年前乌尔..
 ·大同云波路古墓群发掘出70座..
 ·观海卫:千年古镇“根”的传..
 ·七部委公布重点镇名单 河北1..
 ·安徽省公布首批228个传统村落..
 ·漳浦深山古寺 现黄道周题匾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