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典园林环境 >> 人工写意山水园 >> 正文
重庆万州大昌镇
来源:重庆晚报  日期:2014-8-21
 

    防火墙保古镇平安

    鹅卵石河滩……青石板路……石砖砌成的石拱门……把门石狮子……城墙拱出的老槐树……口含长烟杆的老者……大昌古镇的外观只要深深一瞥,便会给人留下一种强烈的沧桑感。

    大昌镇为大宁河第一大镇,也是三峡库区淹没搬迁的第二大镇。据《巫山县志》记载,大昌古城格局在明成化七年(1471年)至清道光四年(1824年)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通过增修、补修、重修,均在断断续续地发生变化,后来在清初与“湖广填四川”移民高潮之间才得以成形及稳定。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大昌古城的选址和构建,不能不算是巴蜀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古城坐落于长江支流大宁河北岸一冲积扇形平坝上,东、西、南三面环水,适大宁河于此形成弓状形,城址选在凸出的顶端,位置以南门近河岸。这样就形成了南门通河流对笔架山,西门通西坝对岗家岭,东门通东坝对核桃山,北对白云山的环状带圆的城池格局。

    大昌古建筑还有十分惹眼之处。如果你随便登上一幢房屋的高处朝四方望去,你会看见每座紧紧相挨的户与户的房屋之间,都修有一道青砖砌成伸出屋檐高出层顶一半多的一尺多厚的防火墙,梯级形的风火墙檐角飞翘,展翅欲翔,犹如古代官帽两侧上下抖动的帽翅。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中曾向选手考问大昌的这种“墙翅”是作什么用的,许多选手回答不出来。古城历经1700多年至今仍保存完好,看来这阻隔火势的防火墙功不可没。防火墙下当然是屋檐,这些屋檐也十分特别,全是双层,双檐的最大优势在于比一般屋檐要长出许多,有利于通风采光。大昌的防火墙、双檐建筑都引起中外人士极大的兴趣。

    温家大院的建筑绝活

    温家大院在大昌素称“温半头”,意思是说家族势力、房屋规模都非同小可。温家大院始建于明末,建成在清初,建筑面积有5600平方米,四合大院建筑群,造型精巧,错落有致,俨然大昌古城的缩影。温家大院大体上分为三部分。临街为门厅,三大间,大门旁一左一右两扇小门,所谓“双扇对开”。

    温家大院整个木构系统唯正厅使用了抬梁其余大部为穿逗,正厅为九架式抬梁结构,梁架皆用抬担托墩、角背、雀替、挂落雕刻图案,以承重,以美化,以抬梁跨度之大,粗壮之美,排列之气烘托大厅庄严、神秘的气氛,构成一大建筑特色。

    温家大院精妙之处在于保留传统大格局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内部功能、方位、次序、空间、排列、结构等方面的重组,打破常规与模式,使人于产生某种怪异感觉的同时又不感到别扭,稍顷即会心地接受认同,感到身居正厅空间特别宽敞,舒畅,且又不失肃穆、温馨之气,营造了一种置于此境此地的古民居独有的艺术效果。这在封建营造法式制度最为严厉的清代中前期,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创造。

    作为大昌古城的“温半头”,温家大院的建筑、地位和影响均不可小觑。除温家大院,沿北向紧挨着还有好几家同样蔚为壮观又各具特色的宅院。有的天井上建凉亭,有的正厅空间用料更显粗大,气氛更显凝重,有的于“大同”之中又有“小异”……

分页:[1] [2]

编辑:樱花
 ·安徽省鼓励民资“领养”古建..
 ·伊宁市文物古迹保护现状探寻..
 ·大同灵丘觉山寺塔维修工程正..
 ·明长陵神功圣德碑楼将大修恢..
 ·五百年明陵碑楼 79年来首大修..
 ·曾侯乙墓蜻蜓眼可能来自古埃..
 ·修武县两村落上榜第二批传统..
 ·岳麓书院古树压塌大殿致1死2..
 ·故宫馆藏110件清代碧玉器展出..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