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邑文庙大成殿进行“微创手术”
来源:齐鲁晚报 日期:2014-7-30
“文庙历史上曾有历代重修碑刻八通,记载着文庙曾经过八次大的维修和扩建。”郭春风说,建国后,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2005年,又对堂邑文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这次维修主要是大成殿漏雨严重。维修规模比2005年稍小一些,申请维修资金50多万。”
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个门,堂邑文庙的大门就是由原棂星门改建的木牌坊。棂星,即天田星,古人认为灵星专门管官、管文运的星。宋仁宗时候开始设置灵星门,形如窗棂,故曰“棂”。孔庙设棂星门,意为尊孔如尊天。另外,据说在曲阜孔庙有碑记:置棂星门“取其疏通之意,以纳天下士”,无论任何地方,只要设有棂星门,那么它的门扇一定是由棂子结构而成,因此有疏通的意思,孔庙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学士都来学于此。
穿过棂星门,一个半圆形的池子映入眼帘,这是泮池,池上面的小桥叫状元桥。《周礼》中周天子设置的四面环水的大学堂,设池为圆形,如同玉壁,而文庙用其圆池的一半,以示区别,叫“泮池”。学泮池也叫月牙池,泮字古义指学宫。踏上泮池,就好像进入了最高学府。过去的文人举子临考前,都要在文庙祭祀许愿。后来考取了秀才才游泮池还愿,被称为“入泮”。
大成门前挺立着数十棵古柏,古柏苍劲虬屈,古木葱绿,最大的树龄已达800多年。在封建时代,每逢朔、望(农历初一、十五)朝圣和春秋祭典,府县官员、教谕、训导学教官由大成门进,士子走持敬门,不得逾矩。分页:[1] [2]
编辑: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