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冲突使伊拉克文化遗产岌岌可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晓真 日期:2014-7-29
英国社会科学院伊拉克研究所研究员马克·阿尔塔维尔(MarkAltaweel)告诉本报记者,当下这种局面十分棘手。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尝试与在当地仍旧能够对遗址做一定保护工作的伊拉克专家合作。伊拉克民众应被赋予更多的权利来保护这些遗迹。另外,应起诉那些买卖文物者,以制裁并制止这种犯罪行为。
阿尔塔维尔表示,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伊拉克文物遭遇了大规模抢劫,相比之下,这次人们已更有组织性地进行保护,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相关的伊拉克国内法规和国际法规的实施力度有限,当前想要解决抢夺文物、破坏文化遗产问题还很难,恐怕只能做一些补救工作。
7月18日,一场由伊拉克相关部门和美国专家共同组织的“目前战事对伊拉克文化遗产的影响”公共座谈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伊拉克埃尔比勒的文物与遗产保护协会古迹保护项目负责人凯瑟琳·汉森(KatharynHanson)表示,可利用卫星图片对正在被掠夺、破坏的古迹进行记录。另外,还应当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曝光恐怖组织通过盗窃文物换取资金支持的真相。
美国特拉华大学文物及遗产保护伊拉克学会项目的执行主任布莱恩·莱昂纳(BrianLione)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伊拉克学生对古迹保护、藏品保存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文物保护。
文物对人们有何意义?当人自身生命难保时,保护文物是否还值得如此忧心?罗伯森表示,文化与人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个体和群体创造文化,文化也将人们以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是维系社会的纽带。因此保护伊拉克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全球应该共同参与。分页:[1] [2]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