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营造 >> 风景名胜建筑 >> 正文
走进中西合璧的客家祠堂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幸菲菲  日期:2014-6-11

曾氏子成翁祠全貌

牌楼顶层特写

飞檐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记者接触了一本《大由之春》的画册,画册“地之灵”篇章中有一曾氏古屋,整个外形是典型的客家方形围屋,灰瓦青砖、翘角马头墙,然而其正面却是欧式风格,有欧式钟楼、罗马柱,门窗也是欧式风格。是什么人什么原因建造了这一中西合璧的房屋呢?具体建造得怎么样呢?近日,记者来到石城县大由乡探访这一中西合璧的客家祠堂,感触中西文化的激荡。

    曾氏子成翁祠位于大由乡河背村。河背村左右皆有河,蜿蜒如龙,风光旖旎,景色秀美。古人曾作诗赞道:“其形如珠,其势如龟,背负青山,前有山峰点点,犹盛开之莲花,妆点此间,左右游龙盘旋守护,其景可嘉。”

    坐车从县城出发,一个小时后便来到大由乡。从大由乡街上,沿着河堤古樟林走上十几分钟,经一座小桥,跨过一道门廊,便来到曾氏子成翁祠。

    祠前建有一塘,灰瓦白墙、蓝天白云尽数水中影映;其左有一古樟,已有百年历史,其冠如华;右邻为曾氏悙叙祠,也有上百年历史。

    曾氏子成翁祠,占地近1000平方米,整个外形是典型的方形围屋,正脊重檐歇山,两侧翘角马头,灰瓦青砖白墙。转至正面,牌楼耸立,罗马柱、拟人式窗檐俨然是欧式的。牌楼与下方门共形成了上中下三层。顶层左右瓶子为柱,中间一个等八边形镶嵌着一个圆孔,圆孔画有八卦;再往下是中层,中层由一块石碑、中间竖刻着“子成翁祠”字样,罗马柱,门窗窗檐采用拟人的建造成头发、胡子形状的西方风格;下面则是一欧式门。穿过正门,走进祠堂内,天井澡池、斗拱飞檐、雕梁画栋、三进式设计,里面又是纯粹的客家风格。

    祠堂是客家人祭祀祖先、开会议事所在,是客家建筑的集大成和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是什么力量促成了中西文化在此融合呢?

    坊间有众多猜测和传说。其一为从曾氏子成翁祠的建造者的身份予以猜测:大由乡曾氏族谱记载,子成翁祠由曾氏子孙敦鹏字海鲲的人倡建。海鲲是清朝贡生,民国时,历任大由学校校长。建房时间虽然无法准确推敲,然而可从祠堂左右耳房的壁画落款年份为壬戌年和海鲲殁年1923年,推测房子建成时间为1920年。那个时候,国家图存,“效法西方”“开眼看世界”,成为有识之士和读书人的使命,来自清朝的贡生和民国的校长,受西方文化熏陶,汲取西方建造精髓是自然不过的。

    有的当地文化学者则从曾氏古屋所处的地理环境予以解读:大由乡界于瑞金、宁都、石城三地之交,贡江上游之琴江穿行而过,史有琴江龙头、石城咽喉之说,是石城水路进出必经之地和商贾集散地。人流往来,商贾交易,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气、财气,还有文化。

    如何会选择欧式和中式相结合的方式建造家祠的具体原因已随人尘封历史,无从查证,然而其倡建的融合中西建筑精髓的房子就在那里,不消不灭,实实在在地传递着开放创新、学习先进的精神。

编辑:樱花
 ·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
 ·广元“四结合”深入推进“法..
 ·田螺山遗址出土一件独木舟模..
 ·嘉陵江大桥应当文物保留
 ·84件文物 贯穿千年历史
 ·乌兰木伦遗址第二地点开工发..
 ·西夏区将军楼迁建月内动工
 ·去天竺山脚下 感受民俗文化
 ·阳澄湖镇出土一块都穆后裔明..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