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阳澄湖镇出土一块都穆后裔明碑
来源:姑苏晚报  日期:2014-6-9

    阳澄湖镇一自然村挖出一块明朝青石碑,碑上刻着9个模糊不清的篆体字迹。据初步考证,这是一块明朝著名学者都穆后裔的“墓志铭”,对于研究阳澄湖地域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

    原来,这里还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46年前,掀起了一场挑坟填田的热潮,时任生产队会计的许水根带领社员挑都家坟。在挑坟过程中,发现坟中有三口棺材,中间那口棺材旁边还有两块青石碑,一块上面刻着9个篆体字,一块用小楷记载着不少文字。有文化的许水根觉得,这两块碑不像是一般性的石碑,所以他留了个心眼。谁知一块刻着小楷字体的青石碑,被人扔到了机房那边淹在了水中,许水根萌生要把另一块碑保管起来的念头。于是,他叫来女婿帮忙,两人一起将这块碑埋进了离自己房子不远处的路基地下,村上无人知晓。

    整整埋了46年,许水根也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七旬翁,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下来的他,闲下来习惯翻翻书,偶然从《湘城小志》看到有个历史人物都穆,在明代很有名气。老许猛然想起,当初挑的都家坟会不会与都穆有关,这个问题也就成了老许的一件心事。今年5月14日,镇文化站站长李雪龙正好到老许家造访,老许便向李站长透露了这件事情。出于职业的敏感,李雪龙觉得这块明碑属于文物,应该将其妥善保管起来。当场李雪龙与老许商定,择日将埋藏了46年的文物重见天日。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块青石明碑57厘米见方,厚10厘米,碑的正面刻着9个篆体字迹,可惜已经有点模糊不清了,依稀还能认识几字,约为“都文渊妻金氏”。据史料记载,明朝著名学者都穆,是明长洲县相城(今阳澄湖镇湘城人),后搬迁至苏州城内南濠里(今南浩街),是著名学者、文学家、金石学家、批评家和藏书家,为尚书吏部郎中、惠州教授。当时,都穆与文徵明、祝允明、唐寅等都是好朋友,一起挥毫、吟诗,也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而都文渊是都穆的后裔,约为第三代,曾在常州盐监局任职。

    李雪龙告诉记者,他们阳澄湖镇上有个“都家村”自然村,村上有五六户人家姓都,可能都是都穆的后代。据在中学里教书的都泉兴说,他小时候听母亲讲,外婆家姓都,上代都是做官的,外婆一直保管着两身清朝官服。为此,李雪龙表示,这块明碑对于研究都穆在阳澄湖生活学习的历史颇有参考价值,他先将明碑收藏起来,然后请专家学者作进一步考证与研究。

编辑:樱花
名称步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庆大足石刻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凯斯内斯郡梅伊城堡的花园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宏村古建筑群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镌刻慈云街区历史文脉风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全域九寨”展现神奇九寨魅力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洛阳版“比萨斜塔”斜而不倒

类别古建结构
 ·长治县“国保”玉皇观开工修..
 ·近5000件(套)文物免费对外..
 ·汶上宝相寺塔佛牙舍利将亮相..
 ·江阴将现徽派古建筑群落
 ·药王庙见证怀帮崛起
 ·霞浦屏风山贝丘遗址列入考古..
 ·聊城获重点文物保补助金7820..
 ·安阳发现一处古墙城遗址
 ·泸溪全力推进浦市古镇修缮保..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